祁术栽培技术

2014/2/19 11:02:58

祁术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育苗地必须选择气候凉爽、半阴半阳的北向或东向的山坡丘地,以生荒地为好,要求排水良好、肥力中等、土质疏松的沙质壤土。育苗地必须冬季翻耕,使土壤充分风化,并施足基肥,翌年春季播种育苗时,再重新细整一遍,作好苗床待播。祁术栽植地,宜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砂土或沙质壤土。易积水的低洼地、盐碱地,保水力差的沙土或粘性重的粘土,均不宜栽植。祁术忌连作,种过祁术地,必须隔5年后才能再种祁术,也不能选在附近种过祁术的下坡地种植。选好地后,种植前1个月,将土地进行耕翻,耕深20~25cm,同时施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以及磷肥作为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2m,畦高25cm,畦与畦之间的沟宽25~30cm。

二、繁殖方法

1.选种育苗。选择叶色深绿、质厚,花蕾扁平肥大的大叶型种株,留中期开放饱满的花蕾5~8个,摘除其他花蕾。立冬后,种子充分成熟,择晴天,剪下地上部分,连秆缚成束,悬挂避雨通风处20~30天,阴干,再日晒2~3天,收集饱满的种子,置布袋中,悬挂阴凉通风处备用。

2. 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清明前后)进行播种。播种时先将经冬季已翻耕整平、施足基肥的育苗地再细整一遍后,作好苗床,畦宽70~90cm,畦与畦之间沟宽25cm左右。播法分撒播和条播两种均可,条播行距15cm,播幅8~10cm,每667m2用种量4~5kg。撒播每667m2用种量 10~12kg。播后覆盖焦泥灰或细土,厚约3cm。上加盖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发芽。播后经15~20天出苗。苗齐后,要加强管理,做好除草、间苗和施肥等管理工作。霜降至立冬,苗叶枯黄,择晴天挖起根茎(术栽),剪去茎秆及尾部细根,剔除病、残株,可以随时栽种,也可以薄摊在通风阴凉处晾 2~3天,待表皮水分干后,以一层泥沙,一层术栽苗,堆放5~6层,至35cm左右高,储藏一段时间再栽种。

三、 移栽种植

一般在11月下旬开始移栽种植。在起苗后将术栽茎叶和细根剪去后立即栽种,也可将术栽储藏一段时间后,待土地全面整好后,再统一开始种植。栽种时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春分前)均可,但以11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为栽种的最适期。一般是早种,先生根后发芽,生命力旺盛,抗旱、抗病、吸肥能力强,产量高;迟种,先发芽后生根,抗旱抗病、吸肥能力较差,产量相对较低。所以,应尽量争取在1月上中旬种毕。栽种时,按行株距28~30cm×23~25cm挖穴栽种,穴深6~8cm,施入稀人粪尿,每穴放术栽1或2个,芽头朝上,施入过磷酸钙或饼肥,上盖焦泥灰或细土,与畦平。

四、 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间苗,将病弱苗及生长过密的苗拔除,保持株距4~7cm。

2.中耕除草。要勤锄草,浅松土。当苗出齐后,6cm高时,应开始松土除草,立夏后植株进入生长旺季,不再中耕,植株间杂草用手拔除。雨后或露水未干时不进行中耕除草等田间操作,否则易感铁叶病。

3.施肥。祁术施肥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蕾肥”。 基肥每667m2用人粪尿或厩肥、堆肥1200~1500kg,加过磷酸钙50kg。追肥分3次进行,第1次在苗出齐后,结合中耕除草及时施催苗肥,每 667m2用人粪尿800~1000kg,兑水冲稀后浇,以防伤苗;第2次在5月上旬,施提杆肥,每667m2用人粪尿700~1000kg或尿素 10~15kg兑水1000kg,开穴浇施后覆土;第3次施摘蕾肥,摘蕾前后5~7天施肥,每667m2施腐熟饼肥75~100kg或人粪尿 1500~2000kg,加复合肥50kg,是祁术生长期中最重要的一次,要施足施好,以满足根茎膨大的需要。

4.排灌。祁术忌高温多湿,因此须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止地里积水。7~8月中旬祁术地下块茎膨大明显,需要一定的水分供应,这段时间如遇久旱不雨,应适量地进行浇水,否则对产量有影响。

5.摘蕾。为了促使养分集中供应根状茎促其增长,除留种株每株5~6个花蕾外,其余都要适时摘蕾。摘蕾时间掌握在花蕾外面鳞片略呈黄色时进行,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即在20~25天内分2~3次摘完。过早或过迟摘除都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相关信息
  • 祁术栽培技术 2014-2-19
  • 栽培技术 2013-6-30
  • 紫丁香栽培技术 龙柏栽培技术 2014-2-19
  • 魔芋栽培技术 2014-3-26
  • 白芍栽培技术 2014-2-19
  • 滑子菇栽培技术 2014-2-19
  • 水曲柳栽培技术 2014-2-19
  • 野鸦椿栽培技术 2014-2-19
  • 白蜡栽培技术 2014-2-19
  • 茶叶栽培技术 2014-2-19
  • 紫云英栽培技术 2014-2-19
  • 水蜜桃栽培技术 2014-2-19
  • 荷兰豆栽培技术 2014-2-19
  • 马齿苋栽培技术 2014-2-19
  • 乌柏栽培技术 2014-2-19
  • 欧石南栽培技术 2014-2-19
  • 容器栽培技术 2014-1-15
  •   琴叶蔓绿绒栽培技术 2013-12-02
  • 凤凰木栽培技术 2013-11-15
  • 枳壳栽培技术 201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