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的栽培与利用

2014/2/19 11:03:32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山花椒。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ll.隶属于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

五味子因产地、商品价值的不同,有北五味子和西五味子(华中五味子)之分。通常所说的五味子是指北五味子,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五味子。它的药材质量优于西五味子,但北五味子的野生资源分布区域较窄,产量也不足以满足药用的需要。所以西五味子也有较大的药用市场。

一、形态特征与习性

1.形态特征

北五味子为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长达8m左右,茎枝红综色或灰紫色,有多数明显的皮孔,单叶、在幼枝上互生,在老枝上丛生于短枝上,叶柄细长、淡粉红色,叶宽椭圆形,阔倒卵形或卵形。长5~11cm、宽3~7cm,边缘疏生有腺体小齿,脉上有短柔毛,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花单性、雌雄异株,数朵花簇生于叶腋而下垂,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雄蕊有雄蕊5、花药无柄,雌花心皮多数分离,子房倒梨形,受粉后花托渐渐伸长。结果时呈长穗状,浆果肉质球形,直径5~8mm,成熟时外皮深红色,种子1—2肾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果实入药。

2.习性

野生五味子多生长在山区阳坡杂木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的无积水的林缘,林下及山谷溪流两岸和灌木丛间。缠绕在其它植物上,幼苗在生长前期喜阴湿环境,但长至5~6片真叶时即开始要求充足的光照,能耐较长时间的遮阴,但生长缓慢,即将结果时常以邻近树木为支架,攀至顶端获取阳光。

二、价值与利用途径

五味子果实中含有多量有机酸,12%的苹果酸,11%的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此外还有五味子素,脂肪,挥发油,树胶质,碳水化合物及铁、锰、锡、磷、钙等矿物质,种子含脂肪油33%。

五味子为常用中药材,味酸性温、具有益气、敛肺、滋肾涩精、生津止渴、止泻敛汗等功能,五味子的茎入药称“血藤”具有养血削瘀、理气化湿功效,可治痨伤吐血、肢节酸痛、心胃气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症。

五味子的果汁是良好的冷饮原料,叶子和茎皮可以做茶叶,也可以制作香料,种子可榨油,种子油可制肥皂或它用。目前黑龙江省华南县林业局以有大面积种植,效益可观。

三、五味子繁育与采收加工

1.压蔓繁殖

一般在春季萌发前,选择健壮的茎蔓做压蔓,在地面每隔一段挖12~15cm的坑,然后小心地将选好的压蔓取下,连续地压入预先挖好的坑内,覆土压实,用砖块压在土面上,经过1年的生长即可成为新的植株,为了促进生根可在入土压蔓的节处,用刀刻伤1/3至1/2深,第二年新的植株与母株断离移栽。

2.分蘖繁殖

即从五味子主蔓留基部节芽,剪除上部,用土压埋基部,促进分蘖并生根,挖取根部萌发的幼苗带土移栽造园造林或更新衰老植株。

3.种子繁殖

采集种子,选择健壮、优良的五味子植株,待结果成熟后采下,放在通风干凉处凉干,由于种子胚小,种皮坚硬,光滑有油层,不宜透水必须对种子处理,才能出苗整齐。方法是于二月份将果实用温水泡4~5d,使其吸水膨胀,待果实无皱时捞出,搓下果皮、果肉,洗出种子,漂去空粒、瘪粒,即得黄色纯净种子,砂藏催芽,将种子以三倍湿砂,埋在室外干造、向阳处,坑深0.6~0.8m覆土25cm厚,做好排水沟或放入花盆、木箱中,经常保持湿润,在室内催芽,约70~90d胚根刚刚露白即可取出播种,胚根不宜过长。育苗选择土地平坦、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做苗床,经施熟有机肥后做成宽1.2m左右、长为25m畦,开沟6~8cm深,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稍加镇压,胚根如太长应特别注意保湿,然后用柴草覆盖保墒,出苗后逐渐去草,并随即搭设简易荫棚,注意松土除草,苗高5~6cm时可拆除荫棚。1年生的幼苗过冬要覆盖放寒物,第二年秋即可出圃造林、造园。

4.采收加工

8~9月是五味子果实成熟季节,当果实呈鲜红色时,应及时采收,否则容易脱落。采收除杂质后,至于阳光下7~10d晒干即可贮藏。果实以粒大,紫黄色为好。4、附方:

(1)肺虚久咳:五味子6g,罂粟壳12g水煎服。

(2)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五味子、麦冬各6g,酸枣仁15g,茯苓9g,丹参12g水煎服。

(3)津伤口渴,体虚汗多:五味子、生地各6g,麦冬、党参各9g,山药12g水煎服。

(注:附方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