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用什么土栽培 芦荟的栽培技术

2014/2/19 11:04:02

芦荟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Aloe vera var.chinensis),叶大而肥厚、基出、簇生、狭长披针形,花黄色或有赤色斑点,多产于热带地区。叶边缘有尖锐的锯齿,花像穗子,叶汁可入药。芦荟中的“芦”字其中文意为“黑”,而“荟”是聚集的意思。由于芦荟叶子切口滴落的汁液呈黄褐色,遇空气氧化后很快就会变成黑色,并且凝为一体,所以称之为“芦荟”。同时,芦荟有着一个美丽的花语——青春之源。


芦荟种类繁多,其中库拉索芦荟原产非洲北部地区,目前于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广泛栽培;中国亦有栽培。好望角芦荟分布于非洲南部地区。斑纹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现在芦荟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据调查,在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芦荟分布。在中国云南元江地区,也有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芦荟四季青翠,清新素雅,既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具有一定的美容保健及药用价值。芦荟别名又称卢会、讷会、象胆、奴会、劳伟。当前主要栽培品种为库拉索,别名巴巴多斯芦荟、翠叶芦荟。无茎干或短茎干,自由蘖生。叶16~20片成丛,我国有中华芦荟、元江芦荟等变种。


一、芦荟的植物学特征


芦荟的根多数为须根,少数为球根。草本芦荟的叶片多为基生,灌木和乔木芦荟的叶都为茎生。多互生,螺旋状排列,多数为莲座形叶盘。有的叶背有刺或叶面有刺,叶片全缘,多具有波状锯齿,少数为纤毛。芦荟的花多为顶生、侧生,总状、伞状、圆锥状、圆柱状或头状花序,通常为无限花序。花色多样,可见红色、棕色、粉红色、黄色、橙红色、乳白色。 芦荟的果:多为蒴果,少浆果。种皮灰色或黑色,种子为不规则的三棱形至扁平形。


芦荟喜温暖怕寒冷,如果低于0℃,就会被冻伤。居家养殖时,当阳台上的温度逐渐降至5℃以下时,就应把它移置到室内环境中。芦荟忌潮湿的环境,更怕积水,所以浇水不能过量,一般5d~10d浇1次即可。冬季更要控制浇水,即使土壤比较干燥也没有关系,否则容易烂根。在高温高湿季节,芦荟易得黑斑病,一般用600倍代森锰锌进行防治。


二、芦荟的栽植技术


1.扦插法


每年春季3~4月间进行,剪取生长健壮老株顶端作插穗,插条长10~15cm,剪去基部两侧叶,放在阴凉处2~3d,待切口稍干,插于培养土中,保持盆土湿润,20~30d即可以生根。


2.分株法


每年春天换盆时,将幼株从老株上分离下来,另行上盆栽植。新上盆幼株要控制浇水,夏季放在室外通风、半阴处,每天下午浇水,冬季保持5℃以上的温度,放在室内干燥有阳光的地方,才能生长良好。


3.家庭室内芦荟栽植


居家栽植,盆土的配制及其重要。一般最为常见的配土方法是使用腐殖土:田园土:河沙,其比例控制在4∶4∶2左右。从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减轻基质质量,增加透气和透水性,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土配制好后,对盆土的消毒也极为重要。常用消毒方法有以下3种,即烧土消毒,把配好的消毒基质放在装有铁板的炉灶上加温翻炒。一般在80℃以下;蒸汽消毒,将配制好的基质放在容器中蒸透。一般的家庭煤炉和煤气灶都可用来加热消毒;药品消毒,常用40%的福尔马林,每立方米培养基质用400~500mL药液均匀喷洒。


家庭栽植芦荟除了要配制适于芦荟生长的基质外,还应该注意对芦荟的日常管理与养护。家庭盆栽芦荟的管理主要包括施肥,浇水,冬季保温。 芦荟在生长过程中,单靠盆土的养分是不够的,适当施肥才能满足它生长需要,肥料以有机肥较好,如花生麸(饼),肥效好,而且清洁卫生。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发酵,再用水稀释浇施,如施化肥,以0.1%的浓度浇施,施肥的次数要根据芦荟的生长情况而定,如经常需要叶片的,次数要多一些,1个月左右施1次。此外,芦荟对水分的要求也很严格,盆土要保持湿润,水太多对芦荟的根系不利,因为芦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需要浇水时,沿盆边轻轻地浇灌但不要用力冲,以免造成盆土板结,影响盆土的透气性。芦荟一般生长在我国南方的热带地区,在那里全年无霜,芦荟可以安全越冬。然而种植在别的地区时,情况就不同了。掌握好芦荟越冬温度,成为了家庭盆栽芦荟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浇水,增加光照,增温保湿等。


人们种植芦荟,多是因为对其叶片的利用。芦荟的叶片功能极多,但是对其叶片的采摘却是有要求的。芦荟叶片的采摘标准,以生长一年或12片叶以上的植株采摘为宜,翠叶芦荟要生长一年半以上采摘较好,采摘的叶片要饱满、光滑、肉汁清澈透明,这样芦荟的各种成份含量高,利用效果好。采摘时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叶片基部两边各切一道口,然后轻轻一掰,采摘的数量要使植株保持12片叶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