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栽技术

2014/2/19 11:04:24

大树移栽是指将乔木胸径大于15cm 的大树移动到其他地点种植所需要的一套包含材料、组织方法和处理技巧的系统方法。大树移栽的程序一般包括移植前准备、起苗、吊装运输、定植及后期养护。大树移栽可以迅速达到绿化、美化的园林效果,也是城市改扩建工程中保护古树名木和已有大树的有效手段。同时,大树不同于苗圃地的园林小规格苗木,其特点是冠大根深,施工时需要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技术性很强,不恰当地大树移栽技术会造成大树的死亡或假活现象。因此,研究大树移栽技术,提高移植成活率,是确保大树移栽成功的技术关键环节,并能保护大树资源和财力投入的有效性。

一、大树移栽成活机理分析

为了保证大树移栽后较高的成活率,在工程开始之前,对造成大树移栽成活机理及成活困难原因的诸多原因进行分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这些不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经过分析,笔者认为正常生长的树木,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平衡关系,尤其是根部与土壤的密切结合,才能使植株维持以水分和养分代谢为主的生理平衡。植株本身具有关闭气孔等减少蒸腾的自动调节能力,并且在移植后根系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在适宜条件下能逐渐恢复根量,增强吸收能力,恢复树势得以成活。因而在栽植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和外部条件的作用,维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是移栽成活的关键。

1.细胞再生能力弱

大树的树龄大、发育阶段老,细胞再生能力较弱,移植过程中损伤的根系恢复起来比较慢,新根、新枝再生的能力也比较弱。

2. 大树移栽后主根吸水能力差

大树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根系在土壤中的横向延展范围和垂直延展范围都不断扩大,有效吸收根大多处于土壤深层和冠缘主枝投影圈之外;大树移栽时,所带的根系远远小于此范围,一般仅为树木胸径的7~10倍,而此范围内细小的吸收根很少,多为主根系,且木栓化严重,吸水能力差,易造成树木移植后失水死亡。

3.大树移栽移植技术

移植技术是否合理是决定大树移栽能否成功的首要外界因素,包括大树移栽前、移植过程中和移植后的养护管理是否按规范操作,并按移植季节和树种的不同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活促活措施。

4.生态因子改变

由于各种生态因子,如土壤因子、气候因子和水分因子的改变,植株对新环境适应能力的大小,以及生活习性的调整等需要一个过程。

二、大树移栽技术措施

1.根冠比失衡的解决措施

现今大树移栽时,往往为了工程快速验收,保持优美树形,除病虫枝、徒长枝等外,很少修剪,从而造成根冠比大幅失衡。另外传统的“断根缩坨”法所需大树的准备时间至少2~3年,不能满足工程需求,为解决此问题,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移植来提高成活率。

2. 粗根环状剥皮及劈根夹石二合一法

大树移栽时大树根系正处于离心生长趋向,而骨干根基部的吸收根系多离心死亡,多数吸收根主要分布在树冠投影附近,而移植所带土球体积有限。对于树冠,为保持其原有形态,也不进行过多修剪,因此,只有采取在所带土球内用预先促发新根的办法来达到代谢平衡。对于预先计划移植大树,可在施工前15~30d左右采用该法处理。该法是断根缩坨的改进,即以树干根茎处为圆心,以胸径25~45倍距离画圆或画方,从圆外挖宽30~50cm,深60~100cm(视根深浅而定)的环状沟。于土球壁处,行宽约10cm的环状剥皮,并用类似起子的尖硬而口锋利的工具,于根中部穿过,裂口尽量向根茎方向,在根茎夹用硫酸铜液消过毒的小石子,并在剥皮处及裂逢处涂抹ABT生根粉(液),有利促发新根、产生愈伤组织。

应注意除了细根,所有粗于1cm以上的粗根包括主根均不切断,只作环剥裂根处理,填入用珍珠岩:腐殖土=1∶1或沙+腐熟稻壳或锯木=1∶2的疏松保水基质,以利于快速生根,适当踏实,并灌水。由于粗根未切断,不需立架支撑,树木不会倒伏,移植断根时注意保护好愈伤组织及新根,切口要平滑并涂防腐剂,挖掘时挖坑要比原挖痕扩大10~15cm,按大树挖掘包装方法取苗到指定位置定植即可。

3.接穗苗接根法

先在移栽大树的周围栽植同一品种的大苗,一般的大树需要陪栽3~4棵,特大树(胸径40cm以上的)陪栽5~6棵。陪栽苗木在大树周围要均匀分布,栽后通过常规管理确保其成活后,将苗木以20°~30°的倾斜角靠接在大树上,靠接位置大约在大树底部起50cm~80cm处,然后将苗木在靠接部位的上方剪去,用塑料薄膜包扎,以保湿保温。这样通过“接穗苗接根法”靠接的苗木,可以利用小苗吸收的水分养分,供应自身的生长,避免了大树周围根部的损伤和供水不足而死亡的情况。即使是裸根移栽的古树名木,用这种方法也能保证其顺利成活,成活率达98%以上。利用常规移植加该法,能增大根系吸收能力,提高成活率,并可较常规法提前1~2年恢复树势。

4.根部水、气失调的解决措施

除了根冠比失调外,另一些导致植株水分代谢为主的生理失衡原因是浇水量远远大于根系吸水量而导致根系呼吸不畅所致的死亡,在大树移栽中亦占极大比重,为解决该问题,在传统施工中注意了编号定向、用客土或移植大树原生长处土壤即母土填坑、树体或叶面喷施保水剂,控制叶面蒸腾等方法,也可采取以下办法解决。

5.深挖浅埋法

树木根系多分布于距地表40~30cm处,但过去往往只考虑移植树不倒伏而对根部环境不了解,多深植,造成根系呼吸不畅或浇半干水、表土水或穴内积水导致根腐或缺水而死亡。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深挖浅埋法,可解决这些问题。按种植标准挖穴,回填表土或配置种植土至坑口10~20cm处,踩紧浇透水让其自然沉降3~5d后再定植大树,定植时如沉降过多,应加土夯实,以防植后沉降,影响成活。定植时栽植深度要与原根茎平齐,以缩短缓苗期,利于成活,种植后围堰高出地表到根茎上10cm左右,分层夯实,让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立三角支柱,以防树木倒伏,该法透气保湿,有利于根系呼吸,不易积水,根系周围土壤潮而不润,伤口愈合快,利于发生新根。

6.微地型抬高法

对于松、银杏、广玉兰、山楂、雪松等忌水湿的树种或易积水以及地表水高处,可结合设计作地型抬高处理,使地形成丘陵状,于丘陵高利于排水处按设计要求植树,既可丰富景观效果,又能满足移植大树根系对水分及气候的需求,利于成活。

7.排水通气法

可用直径为18~20cm的PVC管,长1.5m左右,在上面不均匀打上小孔埋设于树木土球边缘,与树木夹角50~60°,适合于怕水湿的树种,如白皮松、玉兰、油松、樟子松、黑松、银杏等有较好的排水降渍效果。

8.树皮损伤的修复措施

树皮破损不仅影响美观,并且会影响成活率。应及时对伤口进行清理、修平,然后涂刷保护剂或接蜡对伤口进行处理,使受伤部位尽快形成愈伤组织,恢复养分的输送。

对刚被剥离的大块树皮可用小钉子将新鲜树皮马上固定在剥离部分,对好伤口,涂上伤口愈合剂,同时用塑料薄膜裹住伤口,再用黄泥和蜡封裹,防治雨水漏入。两年内可愈合结巴,恢复树皮。注意期间不可揭开伤口。

9.树体激素变化和水分损失的应对措施

大树在移植引起植物激素的变化以适应逆境:生长素水平剧烈下降,对移植树木十分不利;赤霉素含量下降,引起植株休眠芽不易萌发,这对前期移植树木有利而后期不利;细胞分裂素剧烈下降,并严重影响其他器官分化;脱落酸含量下降,使植物抗逆性降低;乙烯含量上升,造成对生长素生产的抑制,不利于移植成活。同时大树移栽时由于根系的损失导致树木的水分吸收剧烈下降出现失水,仅依靠极少部分保留的完好根吸收少量水分;同时蒸腾速率和效率下降,水分运输只能依靠极少的根压和胞间自由传送,树木会出现脱水引起细胞结构和代谢失调造成萎蔫。

有利于移栽树根系伤口的愈合和再生,补充树地上部分生长所需养分,从而确保移栽成活的质量。确定输液对象判断大树生长不良是因缺乏何种营养引起,然后对症下药。一般为促进移栽树的细胞再生,生长前期使用的是氮肥,生长后期是磷、钾肥,必要时加一些微肥和大树营养液。材料用输液瓶一个,输液管3个,兽医大号针头3个,营养生长素适量。操作方法是在树的根颈部位,将树干周围的老皮刮掉,以露出新皮为宜。然后在干周每隔120°找出3个方位点(要求干周光滑无伤损部位),将安装好的针头插入髓心层或形成层,再用胶布贴严插孔。把药瓶吊在高处,开始输液,每棵树1瓶。用树体输液的方法配合大树移栽后的养护管理,经实践,成活率接近100%。应注意该方法只是适用于树木缺乏营养的一种临时补救措施,不宜长期使用。

提高树木成活率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各种小技术体现出细节决定成败。适地适树,选择合适的植物,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分析化验,因树管理,因树木的生长习性进行管理,不可忽视栽植和管理两个细节,不可忽视立地条件差异,从调控土壤、空气、水分及根部营养入手,种树就是养根。一切技术和手段需要园林工作者在实践中进行分析,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时、因地、因树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使大树移栽收到预期的效果。大树移栽技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