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栎及栓皮栎的栽培技术

2014/2/19 11:08:00


麻栎

麻栎、栓皮栎都是我国重要造林树种,分布地区广,适应性强,木材坚重是优良用材。木材燃烧力强而持久,也是理想的薪炭材。两者育苗方法相同,都采用播种育苗。

种子场圃发芽率和成苗率都比较髙,育苗并不困难。一般来说,肥沃的土壤,硕大的种粒和适时的冬播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冬播在11一12月间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可免除种子贮藏和损耗,且翌春发芽出土亦早,成苗率较春播为高。用砂藏的种子春播时应尽可能提早,以免种子发芽或腐坏。种子常受象鼻虫危害,从外表不易发现,播种前可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进行杀虫处理。采用条播,行距20厘米,种粒间距离10厘米左右,每亩播种量150-200公斤。播种时种子最好横向放置,覆土厚3厘米左右。麻栎、栓皮栎为地下性发芽,覆土过厚,往往降低土温并使上胚轴伸长距离延长,使出土推迟,削弱幼苗初期生长势,但覆土过浅,种子在雨后会裸露地面而致干枯。

此外,幼苗出土时间的不一致是由于覆土不均,种粒大小、种子成熟程度不等引起的。春播的一个月出土,但早在地上部分出土之前,幼根已经深入土中,为了促便侧根形成,可在出苗后一个月内用利铲切断主根,切后灌漑。幼苗出土期间易遭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虽然幼茎折断后能重新萌发,然而苗木生长势已大为削弱,生长落后,而大多成为等外苗。在南京地区,播种苗的年生长过程中,7月上旬开始高生长逐渐加快,全年有3-4次高峰,具有明显的节奏性,而地径生长要到11月初才结束。一年生苗木高约40-60厘米,但90%的根集中在0-30厘米的土层内,起苗时主根长度应保存25-3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