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轮作,就是通过稻田的水养鱼。通过鱼粪养稻,使水稻获丰收。
田塘式稻鱼轮作是闽西近两年来在推广“坑塘式”养鱼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园艺技术。2000年市推广稻田养鱼2万多亩,其中田塘式稻鱼轮作面积近5000亩。今年3月21日,龙岩市畜牧水产局、连城县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实施该模式的隔川乡松洋村李进财户1。8亩稻田养鱼进行现场抽样验收,总产鲜鱼1112。5公斤,总鱼产值8482。5元,总毛利5248。5元,折亩产鱼618公斤,亩鱼产值4712。5元,亩均毛利2915。8元。同时,稻谷比今年增产约一成,亩产湿谷达833。5公斤。实现了“千斤稻千斤鱼”的高产高效目标。为大力推广这项高产高效稻养技巧,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在连城县召开了全省稻田水产养殖现场会。现将该模式的主要技巧要点简介如下:
一、基础配备
1。加高、加宽、加固田埂,构成深水养鱼池塘情势。可采用砖砌、水泥粉刷、水泥预制块铺等方法达到永远加固田埂。请求加高田埂至1。5米,使养鱼期水深能达1。2米以上。加宽田埂1米以上,以便种植黑麦草、玉米草、苏丹草等。如能配套部分青饲料地更好。
2。调度好进、出水口。可用水泥管或竹筒设置,进水口加设60目纱绢网拦截敌害生物,出水口安装20目筛绢防逃。尽量使进、出水口对角调度,构成对流,有利水体交换,维持充足溶氧。
3。配备好10%比例的鱼种培养小塘。一般利用亩稻田0。1亩的秧田,在早季秧出田后,立即加高、加固成坑塘,及时投放夏花鱼苗进行强化培养,作为稻田养鱼备用鱼种。
二、鱼种放养
1。稻田养鱼备用鱼种的培养。按0。1亩放养各种夏花鱼苗1350尾,其中草鱼500尾、鲢鱼200尾、鳙鱼100尾、建鲤300尾、彭泽鲫200尾,其它50尾,经70天左右培养成秋片鱼种。
2。晚稻田成鱼养殖的放养。如亩计划产量500公斤,请求放养量为850尾,其中20厘米以上草鱼种300尾,25厘米鲢鱼种150尾和鳙鱼种50尾,10厘米建鲤苗200尾和彭泽鲫或工程鲫100尾,其它鱼种50尾。
三、出产管理
1。稻田投放鱼种前的筹备
1早稻收割后,立即将四周田坎杂草清除清洁。2加高、加固田埂,检查和清除渗漏隐患。3进、出水口调度好排洪、防逃设施。4鱼种放养前10天,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消毒稻田。5鱼种放养前7天,亩放腐熟粪肥300公斤。6把田塘注满水。
2。放养鱼种的消毒
1鱼种在移捕前5—7天,用0。7ppm硫酸铜或0。3—0。5ppm敌百虫进行全池倾注。2下塘前草鱼种须注射草鱼“四联”疫苗,再用5ppm硝酸亚汞浸泡10分钟,然后移放入塘。
3。饲养管理
1“四定”投喂法。即定质、定量、定位、定时,既确保鱼类的营养需求,又不挥霍污染水质。2“四勤”管理法。即勤巡塘、勤看水色、勤检查、勤防鱼病。3饵料和投饵尺度。以草鱼为主的,应采用配合颗粒饲料与优质青饲料相联合。如自制配合颗粒料,请求在水中能稳固10分钟以上。可采用配方:豆粕45%、菜籽饼10%,米糠13%、麦皮12%、次粉16。5%,维生素预混料剂1%、矿物盐预混剂0。95%,磷酸二氢钙。5%、每吨饲料再添加维生素C500克、赖氨酸3000克。此饲料配方的饵料系数为1。5—1。8。
科学断定每天鱼的投饵量至关重要。可依据鱼体规格和水温断定投饵率。经实践验证,5—10月上旬投饵率如下表:
鱼规格(克)255075100150200250300400500600
投饵率(%)4。53。73。43。23。02。82。52。32。01。71。4
冬季因气象冰凉,鱼类摄食量显然降落,投饵率应相应调低。在极冰凉的气象仅为1%,每周投喂3次即可;在12月至翌年2月,按所列表格60%折算,每天投喂1次;在10月中旬至11月以及翌年3—4月,按所列表格80%折算,每天投喂2次。每个月应随机抽取30尾鱼称重断定平均尾重,再乘以总尾数得出塘鱼总重,依据投饵率盘算出总投饵率盘算出总投饵量。投饵量习惯为每周微调一次。
在渔业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些新开挖的鱼塘,施放绿肥沤不烂,塘水透明见底,鱼长得慢而且瘦,有时还会死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鱼塘水质酸性大而引起的。对这些酸性鱼塘,要进行改造,才能夺取渔业丰收。
改造酸性鱼塘,要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如果是水源因素引起的酸性鱼塘,将原来的水排干,重新灌入新鲜清洁的水即可。但是,由于土质因素的酸性鱼塘,往往要采取如下几种综合处理的方法,才能收到好效果。
以水洗酸:以水洗酸就是将原有的塘水排出,再灌溉新鲜水,浸一段时间后再排出去,这样反复换水二、三次,池塘水的pH值就可以从原来的3~5上升到7左右,水质便呈中性了。
以肥压酸:经过以水洗酸的鱼塘,如果酸碱度还不稳定,则可采取以肥压酸,以肥压酸就是多施有机肥料,改良池塘底质,使塘底形成淤泥层,阻隔深层土中酸性物质的施放。有机肥料中最好的是人畜禽粪便,这些肥料容易成糊状,变成淤泥。一般来说,每亩池塘可一次性放入畜禽类等有机肥料800~1000公斤。当塘底被淤泥铺满之后,酸性物质就会被困在泥土里面,不容易溶解到水中了。
以碱和酸:就是往鱼塘里投入生石灰、氨水等碱性物质,使酸性水体得到中和。酸性鱼塘放入生石灰和氨水后,不但能中和酸性,而且可起到消灭病原体的作用。因此,以碱和酸,可以结合清塘、防病和施肥来进行。如果在清塘时使用生石灰,每亩每次用量为140公斤左右。在放养鱼种之后,可每隔10~15天,每亩施生石灰10公斤或氨水8公斤。
科学放养:治理酸性鱼塘,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方法,在养殖中勤检查、多注意,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经过改良治理的酸性鱼塘,在放养鱼种时,应先放养比较耐酸的罗非鱼、银鲫等鱼类,搭配混养一些其它鱼类。随着水体环境的逐步改善,再正常混养多种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