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小区园林绿地市场化探索

2014/2/11 10:18:44

  “三分栽,七分养。”在济南市区的各主次干道旁随处可见修剪整齐的绿地及成排茂盛的行道树,而在不少开放式小区和背街小巷,存在一些植被无人管理、绿化带脏乱的现象,成为城市绿化的难点。30日,记者从历下区园林部门了解到,今后这种现象在历下区将不会再出现,该区在全市率先通过招标选取具备资质的养护企业,由政府为各街办拨付专项资金10万元作为背街小巷、开放式小区绿化市场运作经费,全面推广社区绿地市场化、专业化。

  居民:专业养护队伍让小区更靓了

  30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位于大明湖街道办的按察司街看到,去年刚栽的青桐郁郁葱葱,道路东侧绿地内乔灌木搭配有序、合理,看不到居民常说的缺株断垄现象。

  家住东五区的居民刘先生说,“现在有了专业的养护队伍,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草皮没人栽、枯树没人管了,种植中心定期来管理树木花草,进行补种、修剪、打药,我们放心多了。”

  县西巷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来小区居民也有‘绿地认领’,但没法大面积浇水、修剪,经常有缺苗的情况,绿地像‘斑秃’一样。现在绿化得好了,小区绿树红花配合着雕塑成了社区一景,大家喜欢在这里拍照留念。”

  “有的居民已经习惯在自家楼下种菜,我们连续栽了四次冬青树,都被居民拔下来了,拔下后他们就种菜,希望市民能够理解,共同保护美丽家园。”提到小区绿化的事情,和大明湖街道办签约合同的天景绿园公司工作人员李贵明告诉记者,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感觉碰到最大的困难不是专业问题,而是人为破坏问题。

  大明湖街道辖区内6个小区全部为开放式小区,绿化面积大,形成了易栽难养的局面。去年,该街办在全市率先尝试背街小巷、开放式小区绿化市场化。“养护企业长期安排4—5个人负责绿地的卫生清理、修剪、除草等工作,经过一年运作效果良好。去年按察司街栽植的青桐成活率达到100%,两侧绿地的苗木成活率也达到98%以上。”大明湖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大明湖街道的绿化社会化管理是开放式小区绿化养护的一种新模式,效果不错,获得了认可。”历下区园林局副局长董玉凤告诉记者,今年,历下区全面推广了该做法,目前各街道办根据情况寻找合作伙伴。历下区委、区政府为辖区各街办拨付了专项资金10万元作为背街小巷、开放式小区绿化市场运作经费。

  服务到位,企业才能拿养护全款

  “养护企业出人出力,但车辆、药品都是区里提供,每个街办配备一辆4吨用的水车,水车上全部安装高压水枪,以便防治美国白蛾等病虫害。”对于这种市场化的养护模式,历下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生事物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而他们要求的是社会效益,将浇水、打药这种更关乎植物生长的东西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利于确保养护成果。

  如何让专业养护企业发挥最大效能为居民服务呢?记者了解到,园林部门对专业养护企业制定了百分制的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分为草地养护管理、病虫害治理及绿地保洁等九大项。董玉凤告诉记者,今年由园林局主导,制定了养护标准与检查考核办法,区园林局、办事处、相关专家组成的考核组,每季度都会对养护管理情况进行综合测评,测评结果将及时在历下区数字园林网站上进行公示。测评结果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只有服务到位及时,企业才能拿到养护全款。”

  ■记者走访

  小区绿地成私家菜园

  资金不够、无相关依据是管理难点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市区园林局只负责城市主要干道树木绿化,开放式小区和背街小巷的绿地绿植养护工作已下放至街道办事处。因为缺少财力、人力管理,有的小区公共绿地被居民私自开辟成菜地、果园。

  【封闭式小区】

  围栏种菜小区绿地成私家菜园

  30日上午,记者来到鲁能领秀城八区,看到不少居民楼前屋后都有种菜、摆花的情况,尤其在9号楼二单元和10号楼三单元门前,东西两侧都种植了蔬菜,还用红砖和竹竿围了起来,成为私家菜园,蔬菜品种还不少,包括辣椒、大葱、西红柿等等。

  正在给绿地苗木浇水的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乔先生说,以前物业进行过清理和整治,但是管理起来有难度。

  小区内一居民告诉记者,绿地本身有相关方面进行管理,环境已经很好,个人在绿地里种菜会显得很突兀,“再说绿地是公共的,种的菜却是私人的,这对于其他业主的利益也是一种侵害”。

  物业曾通知限期清理,但屡禁不绝

  领秀城长城物业园艺部工作人员于女士告诉记者,物业曾经多次在小区内张贴通知,要求种菜居民限期清理菜地,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工作过程中困难重重。

  于女士说:“由于不少居民投诉,认为绿地不应该种菜,我们不能不管,但是在绿地上种菜的很多是老人,有时劝阻起来很难,还容易发生冲突。所以即使我们经常下通知和制作标识牌要求居民清理,但效果并不好。”

  于女士说,物业方面没有执法权,不能强行采取措施,只能尽量与居民沟通。“有时候我们甚至对种菜居民说,不要在绿地上种菜,但可以种些花草,也算是为小区绿化作贡献,但是收效甚微。”

  【开放式小区】

  居民:种树栽花应规范

  在玉兴路西侧玉函小区北区39号楼至42号楼区域,记者发现几乎每栋楼之间的空地、平台等都有居民自己种植的蔬菜和果树,面积有大有小,并且长势喜人,枝繁叶茂。

  在41号楼北侧的院子里,部分空地上种着石榴树、山楂树、香椿、杏树等,有的已经长到两三层楼高,院墙边还搭着葡萄架,已经结出了绿色的葡萄。居民王女士说,这里是单位宿舍,这些果树和蔬菜一般都是退休老人栽种的,平常自己打理,“我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院子里能有点绿色,显得富有生机”。

  随后记者沿玉兴路往南走,来到玉函小区南区,这里的居民楼之间树木花草也很茂盛,将小区环境衬托得十分幽静。在树丛中和花坛里,也能不时看到有居民自己栽种的蔬菜、果树和花草,有的区域还用篱笆或砖头圈了起来。记者同时观察到,树丛和花坛中的杂草也有不少,一小区居民认为,种花种菜有利于促进绿化,本来不是什么坏事,但应更加规范。

  相关部门: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开放式小区的绿地管理应该如何进行?记者在六里山街办城管科了解到,城管科已经联合有关方面对玉函小区北区部分居民楼周围的违章建筑、垃圾、蔬菜种植等进行了清理,下一步将请市中区园林部门协助进行松土和苗木补植。

  六里山街办城管科工作人员坦言,在进行该清理工作时容易与居民产生矛盾,“居委会前期要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动员,但是也很难让全部居民都同意”。

  对于有专门物业管理的玉函小区南区,街道介入得相对更少,主要由负责此区域的济南昌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玉函南区物业管理处进行管理。该管理处主任栾先生说,资金不足和无相关依据是绿地管理难点。

  栾先生说:“该小区是老小区,物业费很少,每平方米3角钱,还有一些居民并不缴纳,在这种面积较大的小区要想对绿地进行大规模维持,需要不少资金,目前还达不到这个条件。”

  栾先生介绍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们采取过强硬的态度,即绝不允许居民私自栽种,一经发现就进行清理,但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我们这样做本来就拿不出什么具体依据,还容易产生纠纷和矛盾,影响物业与居民的关系。”

  “我们也曾考虑过一种模式:允许居民种菜种树,但要规范种植。”栾先生说,“但是没有实施就被我们自己否决了。如果这样,可能会导致小区绿地的混乱,毕竟居民不是专业的园林工作者。”对于这种状况,栾先生很矛盾,“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