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公路园林绿化养护技术

2014/2/11 10:18:5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越来越重视,大批农村公路相继修成,不但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日常出行,而且对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传统的“不坏不修、坏了才修”事后治理的被动养护理念不但影响农民的出行,存在安全隐患,还增加了后期养护成本。因此,如何保持农村公路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把事后修复变为事前预防性养护,成为摆在农村公路养护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抓好预防性养护,就是做到未“病”先防,小“病”早医,中“病”快治,抓好小修,及时中修,科学养护。通过落实一系列预防性养护措施,有效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养护资金的最大效益。

  预防性养护就是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公路网裂、龟裂等一些小型病害经过雨季的洗礼,会成为新的坑槽,甚至沉陷,路面病害进一步扩大。雨季之后再修补,便为时已晚。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在每年春季展开路况调查,制定维修计划,抓住5至6月晴好天气对路面病害行灌缝、局部封层以及挖补的小修处治,并积极使用切割机、路面灌缝机、铣刨机等先进设备以及改性沥青等新型灌缝材料,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使修复的道路平整、规范,节约了成本。同时,在雨季到来前疏通路面排水设施,并对桥梁伸缩缝、泄水孔等进行及时的疏通维护,严格桥梁小修管理,有效防止雨季大型水毁发生。

  预防性养护要具有普遍性。雨季过后,道路和桥梁便到了全面“休整”和“保养”期,针对这种情况,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对夏季高温、大雨造成的路面病害处理情况进行跟踪观测,对新出现路面坑槽、沉陷、水毁等病害分析原因并及时予以修复,适时开展秋季预防性养护,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进行路面恢复性养护。及时处理雨水冲刷造成的裂缝、坑槽等路面病害。同时,加强秋季标准化养护,做好日常保洁、设施维修及水毁恢复。二是加强桥梁动态监控。严格落实桥梁安全责任,加强养护巡查、健康监测和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乡村道路桥梁,向所属乡镇送达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设置警告和限载、限速标志,并列入下一年农村公路桥梁维修计划项目。三是加强绿化秋季管护。对绿化苗木进行修剪整形,对遮挡公路标志的苗木进行清理,同时做好杂草清除、土地平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四是加强养护检查考核。严格按照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法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实行日巡查、周抽查、月检查和季度考核,对各养护路段养护质量、出勤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如果科学养护,农村公路使用寿命将达到10年以上,反之,如不及时养护,三四年就要破损重新修建,10年至少重新修建2次,是正常养护费用的15倍之多,必将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因此,做好农村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实在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