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檀 —— 石灰岩山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vvhm.cn)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树种,列入《中国稀有濒危植物名录》稀有类3级保护植物[1]。近年来,青檀受人为破坏十分严重,濒临灭绝。然而青檀以其发达的根系,超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在部分裸岩丛生的石灰岩山区显示出勃勃生机。山东省枣庄市的青檀寺、嘉祥县青山寺等均有大量青檀古树,蟠龙穹枝,枝叶繁茂,形态丰满,生长旺盛,充满活力,树龄在千年以上者屡见不鲜。青檀可作为石灰岩山区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观赏树种、经济林树种进行广泛应用。
1生态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青檀,又名檀皮树、掉皮榆、翼朴,为榆科青檀属树种。落叶乔木,最高可达20m,树皮淡灰色,幼时光滑,老时裂成长片状剥落,剥落后露出灰绿色的内皮,树干常凹凸不圆;小枝栗褐色或灰褐色,细弱,无毛或具柔毛;单叶互生,纸质,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截形,三出脉,边缘具锐尖单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生于当年生枝叶腋,雄花簇生下部,花期4--5月。小坚果两侧具翅,翅稍带木质,近圆形或近方形,宽1-1.7厘米,两端内凹,果柄纤细,较长于叶柄,被短柔毛,果8--9月成熟,种子天然繁殖力较弱。
1.2生长特性
阳性树种,常生于山麓、林缘、沟谷、河滩、溪旁及峭壁石隙等处,成小片纯林或与其他树种混生。适应性较强,喜钙,喜生于石灰岩山地,也能在花岗岩、砂岩地区生长,为钙质土壤的重要指示植物。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常在岩石隙缝间盘旋伸展。生长速度中等,萌蘖性强,寿命长,山东等地庙宇留有千年古树。
1.3现状与分布
稀有种,为我国特有。由于自然植被的破坏,常被大量砍伐,致使分布区逐渐缩小,林相残破,有些地区残留极少,已不易找到。
分布较广,零星或成片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19个省区,其中以安徽省宣城市分布最为集中;海拔200~1 500 m,通常生于海拔800m以下,分布北自至北京昌平区,北纬约40°10′;东自辽宁省蛇岛,东经121°;西至青海省境内;在四川康定可达海拔1700m。
2用途
2.1石灰岩山区造林的先锋树种
青檀根系发达,主根粗壮,侧根多而长,相邻植株根系相互穿插延伸,盘根错节,善在岩缝间盘旋伸展,具气生根,可从空气中汲取水分,极耐干旱瘠薄,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青檀萌发力强,寿命长可达千年,是石灰岩地区绿化的先锋树种,也是我国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2.2珍稀观赏树种
青檀是珍贵稀少的乡土树种,树形美观,树冠球形,树皮暗灰色,片状剥落,千年古树蟠龙穹枝,形态各异,秋叶金黄,季相分明,极具观赏价值。可孤植、片植于庭院、山岭、溪边,也可作为行道树成行栽植,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景观树种;青檀寿命长,耐修剪,也是优良的盆景观赏树种[2]。
2.3优良的经济林树种
青檀树皮富含纤维,十分光滑,不开裂,呈长片状剥落,枝干的韧皮纤维(檀皮)是制作千年寿纸—宣纸的主要原料。其纸张质地非常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能尽善尽美地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与光泽。树枝亦可用于制浆造纸,是优良的造纸原料树种。树皮可提取分离10种药用化合物;叶中的粗蛋白可作为饲料工业原料进行开发,也是提取分离药用化合物和饲料工业原料的重要树种。
2.4优质用材树种
青檀材质坚韧,纹理细密,耐腐耐水浸,是用于建筑、细木工家具,是园艺、室内装饰等的珍贵树种。
3造林技术
3.1造林地选择
青檀对造林地的要求不高,路旁、坎边等“四旁”,山地向阳坡、谷地,岩石裸露的石灰岩均可栽植;若建造速生丰产林,应选择土壤深厚,立地条件好的土地[3]。
3.2苗木选择
山地造林宜选择1a生,苗高≥1m,地径≥0.8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苗木;丰产林宜选择2-3a生,苗高2.5-3m,胸径2-3cmⅠ、Ⅱ级优良苗木。
3.3栽植方法
山地造林30×30cm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全苗造林或截干造林,留干10cm,株行距2×1.5-2m;丰产林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土地,全面整地,或60×60cm穴状整地,全苗造林,定干2-2.5m。栽正蹋实,浇足水。
3.4幼林抚育
造林后3a内的幼林每年进行2次抚育,6、8月各1次,丰产林松土除草,浇水、施肥;裸露岩石造林进行劈草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