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技术:园林绿化的作用

2014/2/11 10:20:09

  园林绿化最重要的功能是生态功能。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园林绿化是城市天然的“氧吧”,产生生命必需的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0.05%时,人们的呼吸就会感到困难,达到0.2%时,人们的身体就会出现不适的症状,例如头昏耳鸣、心悸、血压上升等。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每公顷阔叶林一天约吸收1000公斤二氧化碳、放出750公斤氧气,比单一草坪的生态功能高出30~50倍。
  第二,园林绿化是汽车尾气等空气污染的“克星”。随着城市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已经排在空气污染的第一位。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直径等于或小于 2.5微米的颗粒物(PM2.5),PM2.5直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 、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园林绿化恰恰是PM2.5的“克星”,对其具有很强的阻挡、吸附、滞留和过滤的作用。另外,植物还可以吸收氯气以及比二氧化硫危害高 20倍的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致癌物质,并具有吸收和抵抗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能力。
  第三,园林绿化是城市噪音的“消声器”。现代城市中工厂生产和工地施工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噪音,此外大量的汽车、人类的生活也会产生大量噪音。城市绿地可有效减少和阻挡噪音。经测定,4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噪音10~ 15分贝,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 8分贝,绿篱和灌木丛能降低噪音5~7分贝。因此,园林绿化是减弱噪音的“消声器”,可以减弱和避免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第四,园林绿化是城市天然的“空调”,能降低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小气候。研究表明,市区气温通常比有大量植被覆盖的郊区气温高2℃~5℃,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园林绿化具有吸热、遮阴和增加空气湿度的功能,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气温、调节空气湿度和吸收太阳辐射。城市绿化地段能消耗掉60%~75%的太阳辐射,夏季绿地附近的气温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低3℃~5℃,植被覆盖区内的建筑物气温可降低10℃ 左右。可见,园林绿化能显著降低城市气温,减弱“热岛效应”。
  由此不难看出,绿化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唯有园林绿化才是有效克服和治愈现代城市病的“灵丹妙药”。而且,植物越密越厚,吸附阻挡作用越显著,绿量越大,生态功能越强大。所以,合理密植能促进单位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提高,而且不同种类植物间的相互作用还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密植混交已成为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新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