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措施

2014/2/14 10:35:49

普宁花木场觉得要提高大苗木移植的成活率,首先应该了解造成大苗木移植死亡的原因。死亡原因找到了,大苗木移植成活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1死亡原因分析

植物生长不健壮或病态,除去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外,无非是水、热、气、肥、光及病害中的某一因素出现问题。仔细观察绿化工程中大树的起苗、运输、栽植及养护管理的各个环节,不难发现成活率低的原因所在。

1.1移植施工造成的死亡

由于工程施工造成移栽大树根系周围土壤、水分状况改变,尤其种植在树池中的大苗木,因为四周的非透气铺装,营养空间缩小,导致土壤水分、空气、养分、温度条件失调,根系生长环境恶化,直接导致树势渐弱直至死亡。

1.2移植苗木规格过大

开发商为了追求效率,绿化用苗规格越来越大,且要求树木尽量保持全冠。这种主观想法与科学移栽的技术背道而驰,极易造成移栽大苗失败。

1.3生理性干旱造成的死亡

在冬季移栽的大苗木,由于在生长季节后期缺水,树体本身所贮藏的液态水少,冬季移栽后因为根系休眠缺乏再生能力,土壤中液态水减少,植株仅靠自身的水分与营养来抵御严寒,往往造成生理性干旱,最终导致死亡。

1.4长距离运输造成的死亡

外地调苗,长距离的运输失水,或由于调苗过晚,运输时根部受到冻害,根系土球长距离运输造成散落,加之气候差异较大等因素,最后导致移栽失败。

1.5未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在不了解树种特性、生长特性的情况下盲目规划,造成土壤、水源条件不适宜,如盐碱土和近水源地带,设计时应选择耐水湿及盐碱的树种,如选择不耐水湿和盐碱的树种,移栽就难以成功。

1.6多个原因并存造成的死亡

在苗木栽植后,由于养护管理不及时,如春季栽植后的大苗木没有及时浇足、浇透水,造成苗木失水过多;冬季栽植的苗由于浇水过多,使苗木根部长期处于无氧状态,这两种情况都易造成苗木死亡。另外移植苗木时栽植的深浅以及方向感强的树种栽植不当也会影响成活。因此,造成大苗木移栽死亡也许是一种原因,也许是多个原因并存造成的。

2提高大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具体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能改善大苗木移栽的成活情况。

移栽时应注意从种植季节、种植材料的选择、苗木挖掘、土球直径及修剪、运输、种植土壤处理、种植穴大小、种植过程、养护管理等几方面人手。具体做法是:

2.1种植季节的选择

大苗木移栽的季节尽量选择在生长将萌动或即将结束的时期,因为此时根系再生快,树木易成活。北方地区以大地解冻后的仲春为最佳。

2.2种植材料的选择

种植的大苗木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在同一种类的前提下,选择更适宜移栽地气候的品种,同一地区的苗源,应尽量选用移栽过几年的苗木,避免使用山地苗或从未断过根的苗木。

2.3苗木的准备及运输

2.3.1灌足水

苗木挖掘前几天灌足水分,使根系树干内贮存有足够的水分。以弥补苗木移栽造成的根系吸水不足,而且根系周围的土壤吸足水分后易挖掘,土球运输中不易破裂。挖掘时土球直径一般为树木胸径的6~7倍。常绿的、不易成活的可加大到7~8倍,把根系修剪平整并涂生根粉。对光线敏感的树种,还应在树干上标记移植前冠的朝向,以便栽植时按原方向栽植。

2.3.2苗木的疏枝管理

苗木疏枝,要根据苗木隐芽数量、寿命、萌芽率等特性来控制修剪量,如隐芽数量多、寿命长且萌芽力强的苗木,疏枝可在70%-75%,隐芽少、寿命短且萌芽力低的树种,疏枝控制在20%30%,疏枝造成直径4cm以上的伤口,要进行涂漆。

2.4种植土壤的处理

首先要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松土增加有机质,从而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其次要调节土壤水分,测定土壤含水量,根据需要进行给水或排水。第三,要对易受病虫害侵染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第四,对盐碱较严重的土壤应及时进行换土。

2.5种植穴的规格

种植穴的尺寸,一般种植穴直径应大于土球的1.2~1.3倍,且种植穴底部应有15cm以上足够的松土。

2.6栽植方法

种植过程中若遇到高温,应进行全光喷雾直到成活。种植时要轻排稳放,保证土球不散。常绿树种植时应加设架杆,以利防风。种植后应及时浇透水,并对树干上的草绳喷水,对到场的大苗应随到随栽。栽植时还应注意栽植的深浅,不适宜深栽的苗木应浅栽,有利于成活。

2.7养护管理“三分种七分养”

移栽大树因生长条件的改变而处于生长失衡状态,因此,在细心的为它安置好新的环境后,还需要仔细地调养,养护人员应随时进行观察,并根据树木生长情况调节水、肥、气、热等因子。

2.8修剪

栽植后的苗木养护要依据它的生长情况进行枝条的修剪,由于修剪量过小而导致栽植大树死亡的也很多,所以要及时进行修剪,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2.9病虫害防治

在苗木缓苗期,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保护叶片,以增加叶片制造养分的能力,从而增加根的生长量,使其尽快恢复到移植前的生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