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树腐烂病防治方法

2014/2/14 10:36:48

泡桐腐烂病
(一)大树主干病斑椭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下陷,病皮腐烂成褐色,深至木质部,但外表却不变色,所以初期有很大隐蔽性。5~8月病皮内产生许多黑色小点,顶破木栓层外露,为分生孢子器孔口处。湿度大时,分泌灰黄色丝状体为病菌分生孢子角。剥开病皮,在木栓层下有较大的扁圆形黑色小颗粒,直径0.6~2.5mm,为分生孢子器。有时还有成堆的圆形黑色小颗粒,直径约0.5mm,一般约20~30个成一堆,为病菌子囊壳。病斑于每年冬、春季节向外扩展一圈,宽窄不一,纵向比横向扩展快。后期病皮暴裂,木质部裸露,呈阶梯状下陷,病部横断面成扁圆形。 <BR>1~3年生幼树干部发病,病斑很明显,为褐色,病斑很易围绕树干一圈,引起全株死亡。病皮木栓层下均为黑色扁圆形小颗粒,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二)防治方法:加强泡桐林栽培管理,选用良种壮苗,适地适树,提高造林质量,栽植合适密度,及时修枝间伐。修枝应在晚春进行,伤口平滑,以利愈合;保护干部,减少伤口。
在病区应大力清除侵染来源,对无培养前途病株或病死株及早砍伐,病皮剥下烧毁。发现病斑,为防止扩大和减少菌源,在生长期7月份前刮除病斑。再刮去病斑四周1~2cm左右的好皮,上下刮去好皮2~3cm,并用利刀在病斑上下好皮上划纵道数下,深至木质部(有利药液渗入木质部)。涂25%多菌灵50倍液,或50%退菌特50倍液,或苯腐灵4倍液,或菌毒清100倍液,或40%福美胂50倍液。待药液干后,涂黄油厚约1mm,保护木质部,防治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