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铁别名巨丝兰、象脚丝兰、无刺丝兰。适应能力很强,病虫害比较少,介壳虫是主要的虫害,由于荷兰铁的枝叶好打理,最好在虫害发生初期就人工擦拭消灭,既环保,又有效。
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叶斑病
1、症状:初期时病原物多从叶缘、叶尖为害,初为水渍状的褪绿小斑,天气干燥时病健部交界明显,呈黑褐色凹陷的半圆斑,高温高湿时病情发展迅速,水渍状明显,叶斑成不规则状,多个病斑常导致连片叶尖干枯甚至整片叶子坏死,常可见菌脓在病部表面。
2、发病规律:叶斑病常在病残体上或在病株上越冬,通过田间、大棚、温室以及家庭盆栽的风雨及浇水溅射中传播感染,直接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发病尤为严重。
3、防治方法:
①消除病残体。此病发生后,要及时清除病残体及修剪病叶并集中烧毁。
②改善环境条件,增强通风透光透气。大棚内湿度不宜过高,浇水避免采用淋溅方法,沿盆边浇为好,这样可以减少相互传播感染。
③发病初期注意喷药。可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或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
炭疽病
该病主要侵染叶尖和叶边缘部位,病状特征与叶斑病相似。发病初期呈现湿润状褐色病斑,有时出现粉红胶质粘液,即病原的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堆。发展扩散后,呈半圆形或不规则的椭圆形、红紫色或暗褐色病斑,中央为淡褐色或灰出色,并稍打下陷,发病后逐渐扩大,四周可见轮纹斑痕,褐色,病斑逐渐萎缩干枯。斑上散生着黑色颗粒状物。发病严重时,引起整个叶片变黄枯萎。
2、病原
胶抱炭疽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围小丛壳,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分生孢子盘初生在叶片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盘聚生或散生,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分生孢子盘有褐色刚毛,分分生孢子圆筒形,两端钝圆,单胞,无色。
3、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和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淋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严生病斑后又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导致病害不断发展。高温、多雨季节,生长势弱,容易发病。
4、防治方法
①增施有机肥,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适量增施磷、钾肥。
②及时修剪病枝叶和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③分生孢子不防治,连片侵染发病时,用29%石硫合剂100一200倍液或30%悬浮剂碱式硫酸铜400-1000倍液(发病前施药)、27%铜高尚500—800倍液、4%农抗120水剂600一800倍液、25%阿密西达悬浮剂100一200mg/l20%噻菌铜500一8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