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吹绵介壳虫的防治技术

2014/2/17 15:28:47

吹绵介壳虫是牡丹主要害虫之一。在栽植密度过大、枝叶相接的牡丹园或通 风不良的家庭盆栽牡丹上容易发生。严重时不仅会使牡丹花开的量少花小,而且 还会造成牡丹叶片脱落甚至全株死亡。

该虫属同翅目、介总科、珍介属。雌虫虫体长5-7毫米,呈椭圆形,为橘红色, 背面隆起,多皱纹,有白色蜡质分泌物。腹部平坦,有白色蜡质卵袋。多柄息于枝 条或叶片上吸食牡丹树液。当牡丹落叶后,可见枝干上有白色斑块状虫体分布 全株。

冬季是防治牡丹吹绵介壳虫的好时机,可用竹刀将枝干上所有的虫体刮去并烧掉,并用波美3-5度石灰硫黄合剂或速扑灭药〗()00倍液涂抹枝干,以毒杀越冬 的雌虫和虫卵。冬季防治后若仍有残留的虫体未被杀死,可于第2年3-4月份幼 虫初孵期喷布50%的氧化乐果或马拉硫磷1 000倍药液,连续喷洒2-3次,即可 较为彻底地杀灭此种害虫。

以后每年春夏之交要不断观察牡丹叶背面及枝条上有无此虫的再度发生,以 便做到治早、治小、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