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杜鹃花的害虫?

2014/2/17 15:28:54

危害杜鹃花主要害虫有以下几种:

(1)夹竹桃圆蚧。雌虫介壳近圆形,呈白色或淡灰色,中央有两个黄色斑点, 雄虫介壳为长圆形,呈白色,具淡黄色斑。雌成虫卵为圆形,长约0.7毫米。雄成 虫体呈黄褐色,具红褐色斑,一年发生三-四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叶上越冬。翌 春3月开始产卵,每头雌成虫可产卵200余粒。第二代若虫于6月孵化,第三代若 虫于9月发生,如气候适宜将会发生第四代。

防治方法:对该虫的防治可采取剪除有虫枝集中烧毁的方法,在若虫孵化期可喷施50%三硫磷1 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 500倍液防治,冬季可喷施10-12 倍液的茶饼松脂合剂防治。

(2)稻绿蝽。成虫体长12-16毫米,宽6-8. 5毫米。体色变化多端,有全绿 型、黄肩型、点斑型、综合型等。稻绿蝽食性极杂,主要寄主为农作物,多种花卉易 受其害。稻绿蝽一年发生一-五代,以成虫越冬。次年4、5月幵始活动,并交配产 卵。交配多在白天,卵产于植物叶上,成块状,每块40-50粒,多至百余粒,排成 2-6行。若虫初孵时,位于卵壳旁,脱皮变2龄后,始行取食。成虫、若虫均有遇 惊下坠的习性。

防治方法:对该虫的防治可采用灯光诱杀和涂胶粘捕的方法,或者用柴油乳剂 加敌百虫粉或敌百虫喷雾防治。

(3)咖啡木蠹蛾。成虫体长11-26毫米,为灰白色,具豹纹状蓝黑色斑。卵 呈椭圆形,长约0.9毫米,为淡黄色。老熟幼虫约30毫米,呈红褐色,体上被白色 细毛。蛹红褐色,长14-27毫米,腹末有6对臀棘,危害多种花卉。以幼虫蛀食枝 干,蛀道大而深长,导致枝叶凋萎,严重时整株祜竭。二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被蛀 枝条的蛀道越冬,翌年春季转蛀新枝,转枝时多从枝条基部蛀入,先在木质部和韧 皮部之间绕枝条环蛀1周,然后沿髓部向上蛀食,隔一定距离咬一圆形排粪孔, 排出长圆形光滑而不易碎的虫粪。5月中旬前后幼虫老熟化蛹,5月下旬至6月 上旬开始羽化。成虫白天不活动,多柄息于枝干上,有假死性,夜晚活动,略有趋 光性。

防治方法:对咖啡木蠹蛾可采用剪除并烧毁有虫枝的方法防治,也可向排粪孔 内注射敌敌畏原液并封闭孔口,以薰杀蛀道内的幼虫。

(4)梨网蝽。成虫体长3. 5毫米,宽1-1. 2毫米,体为暗褐至黑褐色,具黑色 斑纹。梨网蝽危害多种花丼。成虫和若虫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被害处有许多斑 斑点点的褐色粪便和产卵时留下的蝇粪状黑点,整个受害叶片背面呈锈黄色,正面 形成苍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片上斑点成片,全叶失绿色呈苍白色,提早落叶。 各地均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枝干翘皮裂缝、杂草及土、石缝中越冬。次年4月上、中 旬,越冬成虫开始外出,成虫产卵于叶片背面主脉两侧的叶肉内。初孵若虫活动不 多,有群集性,2龄后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成、若虫喜群集叶背主脉附近。防治方 法同上。

(5)豆毒蛾。成虫体长17-19毫米,翅展34-50毫米,雌虫明显比雄虫大, 呈黄褐色至暗褐色,老熟幼虫体长40-45毫米,被褐色毛束。蛹为红褐色,背面长 有长毛。食性杂,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仅留一层网状表皮,虫体稍大后则 蚕食叶片。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三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开始危害,5月老熟 化蛹。6月成虫出现,卵成块产于叶背面,每块有卵50-200粒。低龄幼虫有群集

性,稍大后即分散危害•’老熟幼虫在叶背吐丝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主要是在幼虫发生期喷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