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的栽培管理技术

2014/2/17 15:30:02

栀子花的繁殖,常用的有扦插、压条、播种和分株等。

扦插:在北方多在10——11 月,剪取无病虫害的健壮枝条插于温室内。在南方多于梅雨季节高温多雨期进行绿枝扦插,成活率很高。扦插又分土插和水插两种。土插的办法是:剪取健壮枝条,8——15 厘米长,插在土、砂各半的酸性培养土中,使空气、温度、湿度适宜即可。15——20 天可生根。水插法:把剪取的插穗,以15——20 厘米长为好,捆成20——30 根一束的小捆,立插在清水中,以水没一半为宜,置于半阴处,每一日换水一次。约20 天左右,即可生出新根。待新根长出后,要及时栽植,因根系嫩脆,移栽时要特别小心,以免碰坏折断影响成活率。

压条多在雨量充足,空气湿润,温度较高的夏季进行,极易生根,在生根后一个月左右可视情况逐渐割离母株和移植,或待至秋后一并移植均可。分株繁殖,何时都行,以早春和深秋休眠期最好。栀子在栽培的过程中,要选择肥沃偏酸性的土壤,多用三份腐叶土、七份细砂混合配制。盆栽,可用碎瓦块盖住盆底排水孔,再在盆底放一层小石子,石子上面再填培养土,以利排水,为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要注意浇水和向叶面喷水。在一般情况下,冬季人温室后2——3 天浇一次水,并在周围洒水,以增加空气中的含水量,使之湿润。夏季因气温高,水分散发快,故每天要浇2——3 次水,并还要向叶面喷水,以保证栀子有个适宜的生长条件与环境。为使栀子花繁叶茂,生长旺盛,要注意施肥,幼苗勤施、少施、薄施;成苗施肥次数要较少,施肥量要较多;雨天干施,旱天水施;冬天进人休眠期则不施。

栀子的主要病害是黄叶病,表现为叶焦、枝枯。主要原因是:①土壤含碱偏高。为此浇水要多用雨水或河水,自来水要放置2——3 天后再用。②缺铁。可每隔1——2 周,浇一次0.2%的硫酸亚铁。③夏季要遮阴,避免强烈阳光的直射。施肥太多,浓度过大,也会造成黄叶病。尤其是在北方。虫害主要是蚧壳虫,一般防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