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特征及其栽培要点

2014/2/17 15:30:02

百合属百合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既可作蔬菜食用,又具滋阴补肾、生津止咳、补中益气之药用价值,是一种优质高效作物。万安县高陂、窑头、韶口及周边泰和县的马市、苏溪等乡(镇)常年种植233hm2左右, 667m2平均产量达2500kg,产值2.3万元以上,纯收入1.7万元以上。产品远销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广东等国内外市场,逐渐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主导产业。种植百合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三高”农业,实现创汇农业的理想选择,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和推广价值。现将其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百合的特征特性

百合由叶、地上茎、肉质根及纤维状“罩根”组成,无主根,根毛少,着生于鳞茎盘下和入土茎上。地上茎不分枝,直立、坚硬,皮全绿或紫褐色;叶为带形或披针形,互生,无柄;花为喇叭形,蒴果近圆形,鳞茎为主要产品,由多数窄长肉质鳞片呈螺旋状排列在底盘。百合适应范围广,一般土地均可种植,在土温14~16℃,气温16~24℃时地上茎生长最快,鳞茎膨大的适温为24~29℃。在低洼高湿地块生长不良,易发生病虫害。

2 栽培要点

2.1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在处暑前后,首次深翻23~26cm,晒白后耙碎,清除杂物,667m2施火土灰、厩肥3500~4000kg、复合肥100kg,经发酵处理的菜枯饼100kg,拌草木灰40~60kg,再次犁耙使肥、土充分混合。实践证明,当基肥量达总施肥量的60%时,增产效果最好。结合整地,为防治地下害虫, 667m2可用生石灰25kg、呋喃丹2.5kg,拌匀一起翻耙。

2.2 作好垄畦,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万安县在9月中下旬播种最适宜,667m2播种量200~250kg。作好垄畦,畦宽132cm,畦高23cm,中沟稍浅,边沟宽33cm,深40cm左右。在畦面按行距 40cm开6.6~10cm深的播种沟,按株距20cm顺向排列播种,然后盖土6~8cm。在冬季气温低时,盖膜增温,促早发芽,早出土,培育壮苗。

2.3 田间管理

2.3.1 中耕培土。翌年春,出土前宜中耕1~2次,中期再中耕2次,并进行培土,以避免鳞茎裸露,受到冻害。

2.3.2 适时追肥。苗高10~13cm时追肥1次,以人畜尿为好,沼气液更好,667m2施1500kg或复合肥50kg 开沟施。第2次施肥在摘蕾后进行,667m2施坑粪1000~1500kg,尿素0.5kg兑水50kg实行行间浇施,不能直接浇施蔸下,以免烧伤鳞茎,损坏根系。

2.3.3 及时清沟排水。百合最怕水涝,万安春夏季雨水较多,特别是在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更应注意做好清沟排水工作。

2.3.4 适时揭膜。在气温超过25℃时揭膜,并覆盖稻草及蔗渣,保持土壤疏松和温湿度均衡,利于鳞茎膨大。

2.3.5 去蘖摘蕾。摘珠芽可抑制茎秆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但应在晴天进行,以利于伤口愈合,预防病菌入侵。

2.4 病虫害防治

在高温高湿春夏两季,极易发生立枯病,需及时清沟排水,并用波尔多液0.5kg兑水50kg喷雾。以蚜虫为传播媒介的病毒病,自早春至采收前均可发生,一经发现要及时拔除病株,防止蔓延,并用乐果防治,隔天667m2用甲基托布津4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