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叶茑萝的栽培技术

2014/2/17 15:30:30

茑萝,原产墨西哥,又名密萝松,俗称五角星花、狮子草。《诗经》云:“茑为女萝,施于松柏”,意喻兄弟亲戚相互依附。茑即桑寄生,女萝即菟丝子,二者都是寄生于松柏的植物。茑萝之形态颇似茑与女萝,故合名之。

1 形态特征

茑萝单叶互生,叶的裂片修长如丝,花从叶腋下生出,花梗长约3cm,上着数朵五象星状小花,颜色深红娇艳,有的白色。花期从7月上旬~9月下旬,每天开放一批,晨开午后即蔫。茑萝的细长润滑的蔓生茎,长可达4~5m,柔软,极富攀援性,是理想的绿篱植物。

2 生态习性

羽叶茑萝喜温暖,忌寒冷,怕霜冻,温度低时生长非常缓慢,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0~25℃。要求阳光充足的环境,多数种类对日照时数要求不严。

3 繁殖方法

3.1 扦插 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头年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插。进行嫩枝扦插时,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把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cm长的一段,每段带3个以上的叶节。剪取插穗时需要注意的是,上剪口离最上叶节约1cm处平剪,下剪口离最下叶节约0.5cm处斜剪,上下剪口要平整(刀要锋利)。进行硬枝扦插时,在早春气温回升后,选取头年健壮枝条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个节,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扦插后覆盖50%~80%的遮阳网,待根系长出后,晴天时每天下午4:00撤下遮阳网,第2天上午9:00前盖上遮阳网;保持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在75%~85%。

3.2 压条繁殖 选取健壮的枝条,从顶梢以下大约15~30cm处把树皮剥掉一圈,剥后的伤口宽度为1cm左右,深度以刚刚把表皮剥掉为限。剪取一块长10~20cm、宽 5~8cm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湿的园土,象裹伤口一样把环剥的部位包扎起来,薄膜的上下两端扎紧,中间鼓起。约4~6周后生根。生根后,把枝条边根系一起剪下,就成新的植株。

4 栽植

4.1 上盆 小苗装盆或养了几年的大株转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cm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cm,再盖上一薄层基质,厚约1~2cm,然后放入植株,再填好基质,避免烧根。

4.2 修剪 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4.3 换盆 当植株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要考虑换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以下1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炉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1种。

4.4 温湿度管理 羽叶茑萝喜欢略微湿润或干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为50%~70%。喜欢温暖气候,但夏季高温、闷热(3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 80%以上)的环境不利于它的生长;对冬季温度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长,在霜冻下不能安全越冬。

4.5 肥水管理 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养护过程中,还要适当进行肥水管理。春、夏、秋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 ——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4.6 病虫害防治 蚜虫零星发生时,可用毛笔蘸水轻轻刷掉并杀死。蚜虫发生数量多时,可喷药防治。药剂可用40%乐果或80%敌敌畏乳剂1000~1500倍液、2.5%鱼藤精1000倍液或烟草石灰水60倍液(另加0.1%洗衣粉)等等。同时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蚜虫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及草蛉等。这些天敌对抑制蚜虫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