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出现“赤脚”怎么办?

2014/2/17 15:30:31

菊花在培育过程中,下部叶片极易干枯脱落.“养花容易养叶难,,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脚”。许多菊花爱好者长期为植株下部的叶片脱落影响菊花的观赏价值而苦恼,是什么原因引起菊花落叶的呢?人们发现凡是秋末或冬初用扦插脚芽培养的独本菊、大立菊、多头菊等,花开时茎下部多以木质化,脚叶多数干枯脱落;而5-7月扦插的菊苗却不易出现“赤脚”现象.其原因是:

(1)秋末或冬初用扦插脚芽培养的菊株,经过近一年培养的植株,实际上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其只需4个月左右的生长期,植株则会成熟。但这时光照并不符合花芽分化的要求,则老叶中的植株生长调节物质就发生了变化,这是引起老叶先衰的内因。5-7月扦插、分株的菊株,它们正处在生长旺盛期,所以不易出现脚叶干枯的现象。

(2)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如浇水不当、施肥不妥、病虫害等是导致菊花“赤脚”的外因.

(3)浇水不当。菊花喜湿润但怕涝害,7-8月份多雨,容易造成积水烂根,引起叶片黄枯脱落,所以盆土宜选用疏松的土壤,雨季要注意防雨或及时做好排水工作。浇水过量容易烂根、落叶.遇有泥浆溅污叶片,易引起脚叶发黄而脱落。但浇水不足,盆土连续几天过干,致使新叶向老叶夺取水分,也是老叶先衰的原因之一。因此浇水要见干见湿,若叶片被站污,要及时用清水洗净。

(4)施肥不当。若夏天施肥过多、过浓,此时气温高,易造成伤根,引起脚叶脱落。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夏季高温季节不宜多施肥,一般自立秋至开花期,可隔7-10天施t次稀薄液肥,并注意避免液肥污染小部叶片。若叶片上粘有残留液肥,需立即用喷雾器喷洗干净。如果前期施氮肥过多,后期施磷钾肥不足,也易引起老叶干枯

(5)病虫危害。菊花生育期间易遭受多种病虫危害,如叶枯病、黑斑病等叶斑病和蚜虫、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均易引起叶片发黄而脱落.前者可喷洒800倍多菌灵或托布津防治;后者可用乐果或敌敌畏1 000倍液喷杀.

此外,植株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等,均易使老叶干枯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