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中不论白蒲、水蒲或石芭蒲,均可泥栽或水栽。盆栽要求高不过5寸,叶细如韭。对于叶片长阔的白蒲、水蒲,通过逐次修剪,可使叶收缩变短而细长。人们一般多喜用石蒲进行“石护水养”。石护是固定根节,水养断绝肥源,防止徒长。
菖蒲水石盆养实际是我国最古老的不供给营养液的无土栽培。常用方法大体有以下三种:
一、普通水培:此法宜选用无底孔的小型白瓷浅盆,春暖后将石菖蒲带泥石取出,濯去泥土,剪成长短与盆相适应的根茎,栽入盆内,再护以碎石,渍以清水。夏至后叶始萌发,经多次剪叶,能使叶渐趋短细。
二、嵌石水培:有用吸水渗透性强的砂积峰状拳石,或选用具防腐、吸水力强的木炭块,加工成高低起伏的山峦,再将石菖蒲嵌于隙缝巾,促使生根长叶,然后量之狭长浅水盆中,则下有清泉.上耸奇岭,依泉假石,绿叶和簇攒,别有奇趣。
三、棕皮水培:有将石菖蒲短的根茎包在卷索状棕皮中,采取叠放或盘旋等不同形式,放浅水盆中养植。亦可将松针扎成帚状,外裹棕皮,再取截成小段的石葛蒲根茎插入帚状针叶,置水盆中养护,使自然形成龙节虎须,翠叶如丝。
石菖蒲性喜荫湿,可长期放于室内,管理须做到“三忌两不”(忌染污垢,忌油腻,忌热手抚摸;不见风雪,岁久不分)相“一就一收”(夜移“就”露,日出“收”)。古人总结的“春迟山(不因风地受踪),夏不错(夏季旺长可多剪),秋水深(秋管宜深),冬藏密(霜降珠可藏于密室或用缸盖之)”以及做到“添水不换水(添之虑其干,产换趣其元),见天不见日(见天沾露水,见日伯枯焦),宜剪不宜分(频剪则叶细,多分则叶粗),浸根不浸叶(浸根则润,浸呈则烂)”等等,在水石培养中至今仍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