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及形态]黑种草又名黑子草。毛奠科,黑种草属。
黑种草:一年生草本。多分枝.高30一50厘米。叶互生,2—3回羽状深裂,裂片纤细呈条形。花单生枝顶,径3—5厘米,浅蓝色,尊片5枚,花瓣状,瓣片5故,基部狭细成爪,花期5—6月。荫果球状长圆形,成熟后顶端开裂。种子呈卵形或三角形,深黑色无光泽。种子干粒重2.65克。
栽培变种有白花种、重瓣种。
[产地及习性]黑种草原产南欧。
性宫阴,能耐寒,在一般条件下可栽培,但琉松而宫腐殖土壤生长更良好。偶见自播繁衍。
[繁殖及栽培]9月初秋直播于花坛或苗床。发芽整齐。冬天稍加保护。
北方地区,早春温室播种,真叶展开时分苗,每3株栽于小盆小,4月上、中旬定植露地,株行距20一30厘米,亦可4月上旬露地直播,苗高10一15厘米定苗,但花期晚而短,种子应于妨果稍有裂缝时采收,防止散失。
[用途]黑种草,枝叶秀丽,花色明丽,可配制花境,但多作切花,水养时间长,嫩茎叶可作蔬菜,种子含挥发油,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