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以龙爪槐为例,针对绿化苗木在嫁接繁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管理技术问题做详细分析与阐述。
龙爪槐又名垂槐,其植株对于土壤以及环境气候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庭院绿化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其繁殖能力,采取将其嫁接于中槐植株中的方式。嫁接时间选取在谷雨前后、砧木离皮时间。在这部分嫁接绿化苗木的后期繁殖与生长过程当中,需要严格执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技术措施,以保障苗木植株的稳定生长与繁殖:
①抹芽:考虑到中槐砧木在经过截头处理之后会产生一定的萌芽,为保障接穗龙爪槐的成活率,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清除树干上的萌芽;
②解缚:在龙爪槐嫁接中槐15天以后需要将附于嫁接植株之上的塑料袋予以拆除。其余绑扎物需要在30天后予以解除。与此同时,还需要适当的绑缚辅助支撑枝条,借助于此种方式,防止接穗在大风状态下出现刮断问题;
③整形:在接牙生长至20cm左右高度的情况下,需要由专人进行掐尖处理。在此过程当中,需要预留10~15cm单位长度,其目的在于确保嫁接植株二次分枝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通过对嫁接枝条的合理修剪与调整,维护植株生长过程中,冠形的端正性;
④ 防虫:采取嫁接方式所培育的龙爪槐植株在幼芽生长阶段,对于各种病害及虫害的抵御能力较低。特别是在苗圃管理过程中,蚜虫可以说是龙爪槐嫁接中槐植株所存在的最典型病害。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药物处理。此过程当中应当选取的药物为40%浓度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是甲胺磷1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