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成如何种植苗木?

2014/3/3 10:41:32

由于盐碱地立地条件的特点,决定了在盐碱地上植树时要降低水位、控制土壤返盐;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最大降低土壤含盐量,以改善其立地条件,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盐碱地植树成活率提高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适时移植:

(1)华北地区通常树木种植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树种不同萌芽物候期也不一样,种植的时间切不可强求一致。通过近几年观察,春季植树可按下列顺序栽植:柳树、杨树、国槐、泡桐、火炬树、毛白杨、千头椿、法桐、合欢、刺槐、白腊。

(2)提倡秋栽,秋季土壤脱盐之后盐分比春季低,水分条件也好,栽种后土壤即封冻,不至于产生返盐,而且比春季地温高易发新根,次年早春根系发育早可提高树木成活率。落叶栽植以11月份为佳。

二、大穴整地 :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土壤含盐量一般较低,植树前挖长、宽各1. 5 m,深1m的大穴,捡出石块等垃圾后填回原土。灌足淡水,土壤干后,再灌2~ 3 次,即可栽植。

三、铺设隔盐层:为了有效地控制地下盐分的迅速上升,可在树穴底层铺设隔盐层。适合作隔盐层的材料有下列几种:炉灰渣、麦糠、锯末、树皮、马粪、碎石子、卵石、稻草等。据观察炉灰以20厘米以上为好,麦糠以5厘米为宜,锯末树皮以10厘米左右为宜。要注意隔盐层之上与根系之间要有保护性土层,以防烧坏根系。隔盐层以上用原土,重盐碱地换客土,利用优质土来保证生根、发萌。同时,作为有机物的隔盐层腐解产生有机酸形成一层“酸膜”即能降低土壤的pH值又能增加土壤肥力。

四、增加土壤透气性:盐碱土地区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土壤透气性成为树木成活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解决好土壤的透气性能明显提高盐碱土地区植物种植成活率。树木移植后应加强水分管理,如果水分不足,不仅因干旱而枯萎,而且碳素同化作用也不能正常进行,根细胞活动将受到很大影响。由于春季风的影响,一般表土干湿状态不宜作为土壤水分含量的指示,应以5至10厘米土层水分含量作为调节水分供应的指示。在生产中,水分仅要求保证最低限度的生根要求。一般植物在水分过多的地方生根都很差。水分在土壤处于停滞状态很容易出现氧气不足,或者土壤有机质较多,微生物活动旺盛,氧气的消耗量很大,也容易造成氧气不足。为减少土壤微生物对氧气的消耗,在盐碱土地区种植植物宜选用轻沙壤土配合充分腐熟的泥炭等。

五、抬高栽培地:抬高地面可以相对地降低地下水位,从而降低了地下水位的上升高度。种植点抬高度可用下列式子计算:x=k-h(x为抬高地面的高度;k为地下水临界深度;h为年平均地下水埋藏深度。)

六、适当浅栽:历年来各地因栽植过深造成树木死亡的不少。经验证明,除杨柳树外其他树种均以浅栽为好。栽植深度比苗木原土印深1至2厘米左右。浅栽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渍烂根,又能保证根系有良好的透气性。

七、改良水质:我国北方土壤多为微碱性土,改良土壤后,如果又浇偏碱性水,数月之后改良好的土壤又会变成碱性土。通常矿化度超过2g/升即为咸水,不适于灌溉。咸水淡化是国外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过去人们多用硫酸亚铁改良水质。但近些年有关理论和新发展都说明,单纯浇灌硫酸亚铁会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铁元素过多,容易造成植物中毒。经试验,浇灌水加0.2%碱性水改良剂可以使水的pH值由8.4降至6.2。因为磷钾元素的增加,矿化度略有增加,由1.0g/升至1.7g/升。

八、控水管理及透气栽培:在盐碱土植树中、科学控水管理是成败的关键。高水位盐碱区的树木要时刻注意土壤的适宜湿度。土壤水分过多,会造成根系缺氧呼吸,严重的会使根系窒息而腐烂造成植株死亡。防止的方法是:雨后或苗木浇水后要及时松土除草,提高苗木根系的透气性,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抑制盐分上升。在雨季要排除大量降雨造成的涝害。深挖并疏通排水沟,及时排除淋洗的碱水,使地下水位降到临界深度以下,以防毛细管水上升而返盐。 发现因地下水水渍造成的黄叶要开穴透气。每株开穴2至4个,穴径20厘米、深20至40厘米,微露根系晾晒2至5天,穴中可填入大粒炉灰渣,或竖埋小捆树枝。也可以用通气孔,用布做成直径10厘米的袋子装入蛭石或珍珠岩,在离树干60厘米处埋入地下深度1米左右。一般5至7天可长出新叶。

九、缺铁失绿的防治:

(1)有机肥与硫酸亚铁5:1混用,有机质与铁形成络合物提高铁的有效性。

(2)施用0.5%尿素、0.3%硫酸亚铁追肥或浇灌。

(3)施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也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