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所引起的联想

2014/3/6 12:25:36

入夏以来,公园里的花卉争妍斗丽。每天晨运经过植物公园,看到一丛一簇的花朵,虽然只是那零星的几个小花圃,也不禁要驻足观赏。个人对这些花卉并没有厚爱,只因它们勾起联翩的遐想。其中那两丛美人蕉,开得格外灿然,殷红绮丽,真有点“灼灼其华”。在众花卉中,它们显得格外的灼眼,花是一簇簇的,远看仿佛熊熊的烛光,予人一种热情、温煦的感觉。  看到它,使我想起北京天坛那一大片的美人蕉。  记得那是一个明朗的秋日,我从天坛的西天门进去,眼前一亮,只见一里多长的古柏树整齐地排列大道的两旁,道路中间出现一长列殷红如火的美人蕉,少说也有千来棵,一直把我们迎到三百六十米长的海堤大道。微风轻拂,如火如荼的美人蕉,宛如一条滚动着碧波的火龙,煞是奇观!  拿植物公园那一小丛美人蕉与这一大片美人蕉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天坛最大的花圃还不是美人蕉,祈年殿以西的月季园就更壮观了,估量有六、七千株,品种有四百多个。这样广袤的月季园,每当开花时节,真是万紫千红,彩色缤纷。    当时置身于这个彩色的世界,也有许多的联想,特别是看到天坛上那一群戴着红领巾的欢乐的少年,只觉得红领巾红得真像美人蕉,那一张张白里透红的脸,真像那一朵朵粉红色的月季。美人蕉象征着热情,月季则代表着盎然的生机。  记得几年前看过一本关于年轻人的书,作者将青少年譬作花朵。我想,这个比拟也有恰当的地方,看到一群活蹦乱跳的青少年,很自然会想到满园芬芳,生机勃然的繁花。  这本书有一段话是可供细味的,文中说:  生命是奇特的,它让每一个都开一次花,但并不担保每一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有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  人的青春,是生机畅旺、充满朝气的,就如一朵朵披上一身朝阳的光彩的花朵那样动人。  韶光荏苒,青春易逝。这是从年岁的变化来讲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可以一生追求正义,夺取阳光,永葆青春。但是,人的一生当中,年轻的时期是最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只有把握这个时候,努力充实自己,坚定目标,明确方向,生命才能焕发出光彩。  有许多人,当他们还是一朵花的时候,就选定一种光荣的职业,并为此而努力不懈。一位哲人十七岁时写下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够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的,到那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将不是微小的、可怜的、自私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属于亿万人民。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它却是经常不断起作用的,而在我们的遗骸上,将会洒下崇高人们的热情眼泪。  这位年轻的哲人在未踏入社会之前,就选择了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  在我们的周围,何尝不是有这样坚定志向的年轻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先烈高大的身影。这些年轻人如果拿花来作比喻,是不太恰当的。因为他们不但有花朵的婀娜、多姿,而且更有一种坚韧的性格。这是花朵所没有的。  茅盾在《白杨礼赞》一文中,将气概轩昂的白杨比作守卫边疆的战士及力争上游的劳动英雄。但是,白杨却缺少一份年轻人的姿态。  有人说,今天的年轻人应具有杨柳之姿,松柏之性。具有这双重性格的花木是少见的,可是有人却将冰心笔下的木麻黄比喻为今天年轻人应具有的性格,因为:“……它的形象既像松柏又像杨柳,有松柏的刚健又有杨柳的婀娜,直直的树干,细细的叶子,远远地看去,总像笼住一团薄雾。它不怕台风,最爱海水,离海愈近它长得愈快……。”  有松柏的刚健,又有杨柳的婀娜,青嫩中有苍劲,在海声中茁壮成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今天胸有大志的年轻人的性格的。  我想,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应具有多方面的性格,应该有花朵的妩媚,杨柳的柔韧,又有松柏的坚定。  对于花木,有一点是重要的,这就是:只有阳光的普照,它们才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摘自1981年第1期《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