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黄条斑病及防治方法

2014/3/7 12:21:30

水仙黄条斑病分布很广,漳州、崇明等地区发病普遍,以漳州较为严重.黄条斑严重抑制水仙的生长.使花小、花箭少。水仙受病害侵染后,叶片及抽出的花硬上症状明显.叶片上出现淡绿色、灰绿色、亮黄色条斑或斑驳。发病部位变得粗糙不平,有近似球状的突起。发病严重时,水仙植株生长不良,花箭少,花小而少。
病原为水仙黄条斑病毒(Narcissus yellow stripe virus)病毒在鳞茎内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黄条斑病毒由桃蚜及其他蚜虫传播,汁液摩擦也能传毒。黄条斑病毒可侵害明星水仙、红口水仙、多花水仙、黄水仙、淡黄水仙和长寿花。
防治方法
.生产中繁殖可采用脱毒组培苗。
.生长季节应及时拔除病株·
.用高温处理鳞茎:将鳞茎在43.5℃温水中浸泡3小时或在44℃的温水中浸泡2小时,三年生鳞茎在44.5℃的温水中
浸泡1.5小时。
.注惫防治蚜虫,可采用50%辟蚜雾(抗蚜威)3000倍液,或 1.2%烟参碱,或50%吡虫琳2000-4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