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吉丁虫防治技术研究

2015/7/21 17:47:35


1998年至2004年,通过系统调查和定点试验,查清了郑州市合欢吉丁虫的分布状况及该虫在郑州市的年生活史,结合多年的园林病虫害测报资料,进行了测报技术方法、药剂筛选、物理防治及其它栽培治理措施的有益探讨。
 



1 形态特征和分类鉴定技术要点



1.1 主要形态特征



1.1.1 成虫:雌虫体长3.9~5.1mm,雄虫体长3.8~4.5mm,宽1.6~1.8mm,紫铜色,稍带金属光泽,鞘翅无色斑。头部铜绿色,具蓝色金属光泽,有均匀小突起,颜面密生淡黄白色细毛。复眼肾形、深褐色、明显突出,下缘稍尖。触角黑色,锯齿状,11节,比头胸部略短。前胸背部密布小纹突,后缘呈“^-^”状,小盾片钻石状。鞘翅密布小突点,末端略钝圆。雄虫腹部末端略尖,雌虫腹部末端稍钝圆。



1.1.2 卵:椭圆形,黄白色,长1.3~1.5mm,略扁。



1.1.3 幼虫:老熟时体长8~11mm,扁平,由乳白色渐变成黄白色,无足。头小,黑褐色;前胸膨大,背板中央有一褐色纵凹纹;腹部细长,分节明显。



1.1.4 蛹:裸蛹,长4.2~5.5mm,宽约1.6~1.9mm,初乳白色,后变成紫铜绿色,略有金属光泽。



1.2 分类鉴定技术要点



1.2.1 目科分类鉴定技术要点



  1)鞘翅;



  2)后足基节未固定于后胸腹板上,能活动;



  3)后翅端部休息时纵褶,不作螺旋状卷起;



  4)头较小,嵌入胸前,不延伸为喙状;



  5)触角锯齿状,不呈鳃叶状,不呈锤状;



  6)前、中、后足跗节均为5节,非呈拟4节;



  7)下唇须明显比触角短;



  8)鞘翅长,盖住腹部末端;



  9)前胸腹板有向后延伸的中突起,嵌在中胸的凹沟内;



  10)后胸腹板有明显横缝;前胸与中胸固定不能活动。腹部腹面5节,腹部第1、2节腹板愈合。



1.2.2 属分类技术要点



  1)前胸有领;



  2)前胸合背侧方平坦,具双边。



2 在郑州地区生活史及危害状鉴别技术要点



2.1 合欢吉丁虫在郑州地区的生活史



 合欢吉丁虫在郑州每年发生1代,以大龄幼虫在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枝、干皮层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恢复危害,并可持续危害至5月中、下旬;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个别年份可在5月下旬)开始羽化,6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后取食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叶片补充营养,10余天后产卵;卵多产于主干和一级分枝上,以向阳面居多;卵期2周左右,孵化后蛀入树皮,危害至11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