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花叶病毒病

2015/7/21 17:48:18

(一)概述
学名 Poplar mosaic virus (PopMV)
异名 加拿大杨花叶病毒Canadian Poplar Mosaic Virus
Poplar Mosaic Virus (PMV)
Poplar latent virus
分类地位 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virus1
分布
国内 山东省荷泽市(牡丹区、东明县),临沂市(沂水县),淄博市(沂源县),德州市(德城区、陵县、齐河县),济宁市(嘉祥县、汶上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梁山县),青岛市(即墨市、莱西市、胶州市、胶南市、平度市);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新乡市(封丘县、长垣县)、焦作市(沁阳市、博爱县)、商丘市(民权县)、周口市(西华县、商水县、扶沟县、太康县),濮阳市(濮阳县),许昌市(许昌县),南阳市(内乡县);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汉寿县);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户县、周至县),咸阳市(杨陵区、武功县);甘肃省嘉峪关市,白银市(平川区),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临潭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中卫市(市辖区)。
国外 日本、韩国、印度、土耳其、坦桑尼亚、比利时、卢森堡、保加利亚、奥地利、丹麦、德国、法国、荷兰、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前南斯拉夫、俄罗斯、匈牙利、英国、爱尔兰、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委内瑞拉等。
2 寄主植物
杨树花叶病毒的自然寄主为杨树Populus spp.,包括黑杨派和青杨派的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黑杨P. nigri、莱比锡杨P.× canadensis cv. ‘Leipzig’、健杨P. × canadensis cv. ‘Robusta’、I-214杨P. × canadensis cv. ‘I-214’、I-262杨P. × canadensis cv. ‘I-262’、沙兰杨P. ×canadensis cv. ‘Sacrau-79’、毛果杨P. trichocarpa等。另外,杨树花叶病毒自然宿主广泛,人工接种可侵染20种双子叶植物。
常用的诊断寄主包括烟草Nicotiana megalosiphon、三生烟N. tabacum ‘Xantbine’、麦格隆熄丰烟N. megalosiphon、心叶烟N.glutinosa、三月花葵Lavatera trimestris、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黄瓜Cucumis sativus、碧冬茄Petunia hybrida、豇豆Vigna sinensis等植物,豇豆也可用作病毒测定寄主。
3 经济重要性
杨树花叶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主要危害幼苗、幼树,致使幼苗高生长、径生长受阻,幼树生长量至少降低30%。严重发病的植株木材结构异常,密度和强度降低,使用价值降低。一旦发病很难防治。该病最早于1935年在保加利亚的香脂美杨Populus balsamifera上发生,到20世纪60年代发现有50余种栽培的杨树种或杂种可感染此病毒。此病广泛分布于欧洲杨树栽植区,并在许多地区造成严重的病害。此病于1972年随引进的Havard(I–63/51)、Lux(I–69/55)和Onda(I–72/51)等意大利品种的种苗(插条)而传入我国。目前,在我国局部地区造成危害。
4 症状与病原物形态

该病初期于6月上、中旬在有病植株下部叶片上出现点状褪绿,常聚集为不规则少量橘黄色斑点,至9月份,从下部到中上部叶片呈明显症状。边缘褪色发焦,沿叶脉为晕状,叶脉透明,叶片上小支脉出现橘黄色线纹,或叶面布有橘黄色斑点;主脉和侧脉出现紫红色坏死斑(也称枯斑)。叶片皱缩、变厚、变硬、变小,甚至畸形,提早落叶。叶柄上可见紫红色或黑色坏死斑点,叶柄基部周围隆起。顶梢或嫩茎皮层常破裂,发病严重植株枝条变形,分枝处产生枯枝,树木明显生长不良。高温时叶部隐症。
基因组单分子单链RNA,正链,2.7MD。衣壳蛋白分子质量32×103 u。病毒粒子线条状,(600–1000)μm × (10–14)μm,核衣壳为螺旋状,无包膜。分为加拿大株系、荷兰株系和德国株系。
该病毒有耐高温的特性,致死温度在75–80℃,稀释限点10-5,体外存活时间不超过7 d(以病毒粗提液在室温下保存),沉降系数为。
病毒与同属的忍冬潜隐病毒Honeysuckle latent virus(HnLV)有血清关系,但与同组的其他病毒无血清学关系,如豌豆线条病毒Pea streak virus(PeSV)、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和菊花B病毒Chrysanthemum virus B(CVB)等。
5 发病规律
据调查,在北京地区一般6–7月病害开始发生,8–9月病情发展较快。在长江流域,扦插苗于4月底零星发病,6月中旬大量发生,当夏季气温升高到32℃以上时,病树症状隐潜,秋季气温降低后症状又显现出来。
杨树的不同种、杂交组合或无性系对此病毒的抗性差异很大。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抗病类型表现出对病毒的免疫,虽然接种时可引起叶绿体细胞的畸形,但在组织中检测不到病毒粒子,耐病类型可感染病毒,但不表现症状或症状很轻,感病类型则表现出明显的叶部症状和生长衰退,病组织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病毒粒体。一般来说,黑杨派受害较严重,而青杨派受害较轻。
病毒对杨树的影响和树龄成反比,即树龄越小症状越重,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干旱贫瘠的地块,特别是多年重茬地发病严重,而土壤肥沃湿润地段则发病较轻。
6
传播途径
该病在自然界可通过种条和根部自然接触传播。在没有有效检疫手段的条件下,人为调运种条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树与健树的根部接触传病虽然已被实验所证实,但这种方式在病害流行中的作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杨树花叶病毒的致死温度在75–80℃,温度条件不能成为其在我国扩散蔓延的限制因素。长江以北许多地区和长江以南部分地区是我国杨树主要栽植区且在一些地方已有该病的发生,因此,杨树花叶病毒病在我国可能发生的范围较大。
8 防治措施
在产地检疫中,发现疫情,应对病株喷施0.1%–0.3 %硫酸锌溶液,用药量为0.75–2.25 kg/hm2。或将感病植株周围1–3 m范围内的植株全部拔除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