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常见病虫害防治

2015/8/14 11:46:10

苏铁是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危害苏铁的病虫害较多,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害有斑点病、叶枯病、炭疽病、流胶病、煤烟病等,常见的害虫有介壳虫、灰蝶、白蚁、蝽象等,其中危害最重的是灰蝶,其次是白蚁。
  一·茎腐病
  苏铁茎腐病系由半知菌亚门的球色单隔孢菌侵染而诱发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于病残叶内越冬,于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从叶基部伤口、虫口处侵入,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雨季为重,高温、高湿、易受雨水冲刷、积水及近路边的植株易感病。病变多从近地面开始,先是病部输导组织变为褐色,周围组织变为粉褐色水渍状,组织疏松如海绵状,随后地上部有1~2片羽叶从叶柄基部开始萎缩,维管束这褐色,幼嫩羽叶开始萎蔫。随着病情发展,常见老羽叶叶柄基部干缩倒伏,病部周围变褐腐烂,直至整个茎干腐烂。苏铁茎腐病具有病情发展快、传播蔓延迅速的特点。若未及时发现控制,就会引起大面积发病,造成重大损失。
  防治茎腐病除栽植时要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外,平时应注意做好开沟排水,梅雨季节前对未发病的植株可用灭病威100倍液浇灌要茎部预防。若发现病株,则应在发病初期及时切除病部,并用0.2%高锰酸钾液清洗创面,凉干后再用百菌清或多菌灵粉剂涂抹创面防治。亦有报道说,在植株基部周围撒施生石灰,可在一定程度上防茎腐病的发生。
  二·斑点病
  斑点病又称白斑病,是苏铁属植物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系由苏铁壳二孢菌侵染引发的真菌性病害。发病时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突破表皮,散生或聚生于叶面,几乎无色,但多数聚集在一起即呈浅黄褐色。发病初期仅在叶片正面可见针尖大的淡黄色小点,后期病斑不规则,一般直径为2~4 mm,病斑不受叶脉部位限制,边缘红褐色或紫红色,中央白色,上生黑色粒状物,与叶片健康部位组织界限很明显,发病严重时,病斑与病斑相连,致使整个叶片成片干枯、断裂。病原菌在苏铁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95%以上,高温多雨的夏秋较易发生,且高温强光照下会加生病情。 防治斑病主要是加强栽培管理,地栽宜选择土层深厚酸性砂质壤土,避免在低洼渍水处种植。盆栽宜用砂壤土,栽后要增施腐熟肥,并放置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处莳养,高温时多淋清水,切勿长久置放在水泥地上。发病后要及时剪除病叶枯叶,减少传染来源,增施腐熟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发病初期可用1:1:200的波尔多液,77%氢氧化铜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500~600倍液,交替喷洒,每10天1次,连喷3~4次。平时或冬季入室蘧冬前可用3~4倍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布预防。
  三·炭疽病
  苏铁炭疽病又称苏铁赤斑病,系由炭疽病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一般从羽叶的端部或羽片的边缘开始发生,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黄色或红色小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形状近椭圆形,不规则状,直径约0.5~1.5cm,褐色或赤褐色,病健交接处清晰可辨,遇雨天可见病斑上散生有黑色小点, 且以叶背居多,以后逐渐扩大,靠近叶尖端的病斑向叶内扩展,可使羽片端部枯黄(褐)色,严重时全叶乃至整个分枝枯死。炭疽病在叉叶苏铁、元江苏铁和四川苏铁发生较重,其中又以叉叶苏铁发生最重。 防治炭疽病平时要注意合理施肥,秋冬及时修剪病虫枝叶,改善通风条件。新叶抽发时,应立即喷洒27%高脂膜150倍液,发病期间喷漆炭疽福美500~800倍液,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四·叶枯病
  苏铁叶枯病又称苏铁炭疽病,系由半知菌亚门的炭疽菌侵染引发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淡黄色病斑,10天左右一般面积不甚扩展,但若雨水充足,2周后病斑就会迅速扩展成直径3~4mm的圆形和近圆形,病斑中央暗褐色,边缘黑褐色,病健交界处明显可辨。后期病叶多变为黑褐色,呈焦枯状,在病叶上可见有许多圆形的黑色子实体。病原菌都在病叶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蔓延。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土壤贫瘠黏重、通风透光不良的栽培环境下发病较重,冬季受冻后也容易发生。 防治叶枯病重在平常管理。栽培宜选择土壤疏松、排水性能好 的地块,盆栽植株不要长时间放置在干热的水泥地面上莳养,冬季则要注意防寒保暖。同时,可在发病初期,喷洒70%炭疽福美500倍液,或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若能在药液中添加0.1%黏着剂(如聚乙烯醋酸酯、肥皂溶液等)则效果更好。
  五·流胶病
   苏铁流胶病多发生在苏铁的根、茎和叶柄上,且多是因机械性创伤及浇水过大,盆土黏重、施肥不当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创面呈溃疡性发展,茎干不同程度的腐烂。初期从损伤处流出的胶状物多为透明状,后受到病菌感染而变为糊状。久而久之,病菌和昆虫借此不断地繁衍,伤口不断扩大,直到侵入主干(茎)的髓部,导致全株死亡。
  防治流胶关键在于平时的管理作业要细心,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发生。起苗、移栽、取芽、剪叶后,都要认真处理好伤口。移栽时如根系受损,则一定要待损伤的根流胶停止且有结晶或干燥后,再行定植;取芽完毕要及时涂上防腐剂。一旦流胶病发生,就要及时用利刀仔细刮除潰疡处的腐烂组织,直达新鲜组织为止,并用洒精消毒杀菌,待干燥后再涂上防腐剂。若溃疡面较大,则宜将病株挖起,剪去所有叶片后,用火灸烧溃疡处数秒,并待灸烧创面冷却后,再用蜡封闭创面,然后将整株苏铁放入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0min, 取出后用素沙扦插,只要细心管理,不久就会重新生根抽叶成苗。
  六·煤烟病
  煤烟病又称为煤污病,是苏铁必植物的常见病之一。发病时叶片表面先出现暗褐色的霉斑,以后逐渐扩大,使全叶或大部分叶片表面布满黑色煤烟状物,煤烟层易剥落;被煤烟完全遮盖的叶片,因光合作用受影响而变黄,最终导致整株枯萎死亡。 防治煤烟病的关键在于发病植株通风条件,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介壳虫的发生,并定期喷洒一些广谱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石硫合剂等,以杀死附着于叶片表面上的病菌。   另外,还有一类非病菌引起的生理病害,如腐烂病、黄斑病、白化病、叶枯病等多种。腐烂病包括茎干腐烂与根系腐烂两种。发病原因主要是浇水过多,或连续阴雨未采取避雨措施,或施肥过多过频,特别是用了生肥和浓肥,或冬季入室太迟,或室温太低受冻,或人为地或意外地发生创伤。因此,要预防此病发生,最根本的是从改善栽培条件,加强日常管理入手。如改良土壤,增加光照,注意通风;适时适量浇水与施肥,不施浓肥与生肥;冬季适时入室,越冬防寒防冻。茎干腐烂一般是从茎干中心髓部开始,逐渐向周围组织蔓延,因此,若发现茎干顶部下陷,便可断定是茎干腐烂。若发现叶片及叶梗变黄,甚至枯焦,则有可能是根腐病,也有可能是叶枯病。如伴有茎干顶部下陷,就可断定是根腐病。无论是茎腐病还是根腐病,或二者兼有 ,均应将整株从盆中起出,去掉泥土,视其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如只茎顶部分腐烂,且面积不大,根系完好,则可用利刀将腐烂部分剜出,直至剜到组织为上止,然后重新种植。如根系部分或全部腐烂,但茎部是完好的,可剪去叶片及叶梗,除掉腐烂根系,在防腐液中浸泡1~2小时后晾干,再植入用高锰酸钾淋透的河沙中,水分宜干不宜湿,直至生根后,再换土种植,转入常规养护。若茎干与根系全部腐烂,则可将未腐烂部分切成2~4块,晾干后用消过毒的河沙扦插,置散射光下或半阴处莳养,平时控水半干半湿为宜,待长出吸芽后,或进行分植,或作多头苏铁盆景培养。
  七·黄斑病
   黄斑病又称黄化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尖大小的淡黄色斑点,后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斑点的颜色可加深至黄色或淡黄色,但斑点的扩展不快,斑点与健部的交接处也不很清晰,多呈水渍状,正反面表现较一致。斑点扩展到一定程度后,有的相互之间可连成片导致全叶出现黄化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全株黄化。黄斑病在苏铁生产上发生较严重,症状多出现于花期和花后的植株上,尤以雌花较严重,而没开花的植株则极少发生。黄斑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目前多认为是花期消耗大量营养元素及各种生理变化导致的,先期可能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后期可能伴有弱寄生菌的侵染。
   八·白化病
  主要表现在新抽羽叶片上,有时也表现于叶柄和叶轴上;小羽叶片先褪绿渐产生黄色至黄白色、大小不等的不定型病斑,病斑常彼此联合成大枯斑,使整片羽叶只剩基部保持绿色;后期小羽叶片常呈不规则卷曲,严重影响新羽叶生长与树势。苏铁白化病是一种生理病害,是缺少锰元素引起的,一般发生于偏碱性土壤或土壤黏重、通气不良的地方。防治白化病可在生长期间适当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酸碱度至弱酸性,同时叶面追施微肥,调整营养状况。在新羽叶抽发前和抽发初期叶面喷洒0.2%~0.5%硫酸锰与0.2%磷酸二氢钾加少量尿素混合液,隔7~10天再喷一次,连续2~3次。
  而叶片发黄、叶尖枯焦的原因很多,除病虫为害外,土壤缺铁、土质黏重、植株受冻、光照不足或过强、盆土干湿不均、空气湿度不够等都可导致叶片发黄或叶尖枯焦,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叶片发黄,都是很难返青的。只有通过平时细心管理,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才能避免黄叶、枯叶的发生,提高苏铁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