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苗木行情低谷越考验经营者

2016/3/13 17:42:56

“要早上几年搞苗木,到现在肯定是赚钱了!”这是凌泽荣见到记者后的第一句话。2013年6月,瞅准了苗木行业发展前景的凌泽荣从周边农户手里流转了400亩土地,专门发展苗木培育。从栽培杨树、
国槐、法桐这些常见的树种开始,摸索着试种了80多亩牡丹。让他没想到的是,一路看涨的苗木行情在大量资金一哄而上和城市建设以及房地产开发放缓后,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很多苗木培育企业“能勉强发出员工工资、不赔钱,就已经不错了”。
农场在流转土地后的半年即2014年初开始往外出售法桐苗,农场第一笔大额收入来自周边几个村庄的绿化用树。在平阴县开展的清脏治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周围几个村庄就近在农场采购了大约30多万元的苗木。这种政府部门主导的城乡绿化和山体绿化往往也是众多苗木基地的最大客户源。考虑到苗木生长的周期性,凌泽荣引种了80多亩牡丹苗,经过近一年的培育,牡丹苗顺利开花、结果,为老凌带来了3万多元的收入。
“三四月正是植树最好的季节,但今年不止苗木价格上不去,往年动不动就要好几千棵的客户现在要么不来,来了要的量也少了很多。”凌泽荣告诉记者,和一年的苗子相比,虽然培育几年的大苗价格还是不低,而且仍然是越大越值钱,但钱要压在地里。“对苗木基地来说,苗木价格低得连本钱都不保的话,大家肯定就不卖了。关键就看各家的资金实力能否撑过低潮期。”凌泽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