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增加城市湿地首次纳入乌鲁木齐市规划蓝图

2017/11/6 19:33:02

乌鲁木齐规划部门首次将保护和增加城市湿地纳入规划蓝图,并在城北打造人工湿地涵养区,沁润滋养城市的生态绿肺。这是记者11月5日从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获悉的。

城市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空间,承担着水质保护与净化、湿地科普宣传教育和生态旅游等功能,被喻为城市的生态绿肺。而根据《乌鲁木齐市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蓝绿网络系统规划》,乌鲁木齐首度将保护和增加城市湿地纳入规划蓝图,旨在全面加强城市湿地资源保护修复。

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处处长慕小东介绍,乌鲁木齐中心城区的湿地现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带状湿地,即沿河两岸形成的湿地,如水磨沟河北面沿岸地带的湿地。一种是小型人工湿地,如新城公园、骑马山等地水塘边沿的湿地。

按照规划,在保护和修复天然湿地的基础上,乌鲁木齐将在城北建人工湿地涵养区,在城南已开建十七户湿地公园,拓展城市湿地面积,保持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强壮生态绿肺。

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首列规划蓝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慕小东打比方说,湿地就像是一个过滤器,再生水厂处理过的中水流经湿地,将会又一次得到过滤和净化成为景观用水,置换用于生态环境的自来水灌溉或营造景观,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是水进城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张卫民表示,按照陈全国书记提出的树上山、水进城、煤变气、地变绿、天边蓝、城变美的工作要求,在高新区(新市区)城北滨水活力景观带和天山区一水穿四园 景观带等12水系景观节点中,都将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和生态湿地资源。规划部门会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生态的修复,增强生物多样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变废为宝,让首府的天更蓝水更绿。

来源: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