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抱团发展花卉苗木

2017/5/4 16:44:30


 暮春时节,走进贵州省岑巩县苗落村板山组600余亩的苗木花卉基地,香港四照花、日本樱花、美国红枫、金桂、银杏、紫薇等珍稀花卉品种和常绿名贵树木各成区域、生机盎然。



    然而就在几年前,板山组还是一个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寨,全组村民92户近500人,贫困线以下的农户占整个村民组的30%,其中精准扶贫户25户。板山组全部耕地面积625亩,其中旱地占60%。寨子里的年轻人全部外出务工,有30%的土地被长期撂荒。2013年,村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不足5000元,其中80%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村组距离县城35公里,由于交通闭塞、资源匮乏,遇到大旱之年,人口多、劳动力少或者因病返贫的家庭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群众脱贫致富的难度很大。



    2013年底,村民杨宗英等5名青年瞄准国家扶贫和生态建设政策,利用板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返乡成立岑巩县山种苗圃专业合作社,组织全寨村民抱团发展花卉苗木产业。2014年初,合作社与黔东南州通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合作,一次性签订为期15年的苗木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协议明确公司负责项目资金筹集、技术投入和苗木销售工作,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和有偿对苗木进行管理,收益按照4:6分成。



    刚开始,有村民对土地入股到公司种花种树能赚钱表示怀疑。为此,合作社召开院坝会,宣讲生态发展政策和扶贫政策,并通过党员牵头带动,将200亩土地流转到公司经营。张应国是板山组精准扶贫户。2014年冬天,张应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自家6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2015年,张应国在基地务工收入近2万元,获得土地预分红2400元。2016年,尝到甜头的张应国又将自家的半亩菜园流转给合作社种树苗,他逢人就说:“把土地入股当股民就是好,吃了‘定心丸’,收入也高几倍,致富有盼头!”



    板山组在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中,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板山组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合作社和农户不用承担资金投入负担和市场风险,村民在基地务工还另有工资收入,村子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治理。



    目前,岑巩县山种苗圃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从2014年初的200亩激增到600亩,公司先后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在流转土地栽种香港四照花、日本樱花、美国红枫、金桂、银杏、紫薇等20余种珍贵苗木。据合作社统计,板山苗木基地建成仅3年时间,全组农户的劳务收入达150万元,土地入股预收入5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不足5000元提高到2016年的7800元;每亩耕地年产值从不足400元提高到每亩纯收入12000元;农业年收入从不足25万元提高到预收入300余万元。经评估,板山组600亩苗木基地的苗木在2018年销售时,收入将不低于1500万元,产值将是2013年传统农业收入的4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