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园林绿化黄樟的播种繁殖栽培技术

2017/7/11 22:30:13


黄樟,又名南安、香湖、香喉等,属毛茛目,樟科常绿乔木,叶可供饲养天蚕,叶子初步分析含粗蛋白质3 .1%,粗脂肪1 .9%,天蚕丝可制钓丝、 琴弦、衣刷等;枝叶、根、树皮、木材可蒸樟油和提制樟脑,樟油是调配各种香精不可缺少的原料,樟脑多用于医药上,因此被广泛用于工业医药、化工行业;果核含脂肪也高,核仁含油率达60%,油可供制肥皂用;黄樟木材纹理致密,纹理通直,结构均匀细致,颇美观,稍重而韧,易于加工,纵切面平滑具有光泽,干燥后少开裂,且不变形,含油或粘液很丰富,各切面均极油润,颇能耐腐防蛀,适于作梁、柱、门、窗、天花板及农具等用材,樟木质地坚实、纹理细密、富有香气,是一种贵重木材,常被造船、水工、桥梁、上等家具、工艺美术品等优选用材,广东地区以其木材有樟脑气味,用其作为床板来驱臭虫;而且,黄樟树树姿秀丽,四季常绿,树干高大,生长较快,还被用于绿化造林。

但是目前黄樟的播种繁殖过程复杂多样,不易于实施,黄樟种子的出芽时间参差不齐,发芽时间长,发芽率低,播种的黄樟成活率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浪费的繁殖培育时间,无形中增加了黄樟繁殖培育的成本。

1、整地:用 pH值为5 .0的酸性赤红壤土地作为播种苗圃地,深耕播种苗圃地并暴晒一周,然后施入腐熟农家肥和过磷酸钙后浅翻、耙平、做床;本实施例为了让苗圃地土壤与施入的肥料充分混合,使苗圃地更加肥沃,深耕的深度是30cm,浅翻的深度是20cm;为了保证施入的肥料足够种子在发芽期和幼苗期的生长所需,本实施例施入腐熟农家肥的重量是每亩2000kg ,施入过磷酸钙的重量是每亩20kg ;为了便于苗期管理,本实施例做床的床宽1 .2m,床间距40cm。

2、采种:播种当年10月采摘黄樟母树上成熟的果实,将采摘的果实搓去外皮后洗净得到种子,用草木灰对种子进行脱脂3小时后将种子漂洗干净,放置阴凉通风处阴干,再把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后开始播种;本实施例采摘黄樟母树的树龄在25-35年之间,该树龄之间的种子果实质量好,可以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本实施例中,催芽处理的具体方法步骤是:先将沙子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然后捞出沙子并洗去高锰酸钾溶液,将沙子放在阳光下暴晒待用;再对阴干的种子用0 .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然后捞出种子密封30 min后洗净种子上的高锰酸钾溶液待用,在温度小于10℃的室内,首先用生石灰对室内及放置在室内的底部透水透气的木箱进行消毒,在箱底放10cm厚湿沙,然后按一层种子一层湿沙依次放入,种子与沙子的厚度层比例为1:3,沙子的湿度为80度,箱内种子与沙子的温度控制在 5℃,保持箱内湿润、通气,待30%种子出现霜白即播种;上述催芽处理方法步骤可以让黄樟种子经播种后7天便可以发芽,1个月幼苗即可出齐,有效解决了目前黄樟种子出芽时间参差不齐,发芽时间长的问题。

3、播种:在床面上开沟条播,播种后用细肥土覆盖播种沟并浇水,浇水后用稻草覆盖床面;为了便于黄樟种子在土壤中发芽及幼苗期生长,本实施例开沟条播的沟深1 .5cm,沟间距20cm。

4、苗期管理:播种后保持床面土壤湿润,并持续除草松土,在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撤去稻草覆盖物,进行切根处理,追施清粪水肥料,追施肥料3个月后,幼苗高15cm时,将幼苗移栽到营养袋中,浇足定根水,当营养袋中苗高30cm以上即出圃定植;为了促进黄樟幼苗的侧根生长,本实施例中,切根处理是用锋利的铁铲与幼苗成45°角斜向切断幼苗主根,深度为5cm;为了使黄樟幼苗快速的生长,本实施例追施清粪水肥料用原汁粪与水按1:10比例混合后淋湿幼苗根部;而且,在苗期管理期间,本实施例还有防治虫害步骤,所述防治虫害步骤是用三氯杀螨醇800倍液喷施3次,可以有效防治红蜘蛛危害幼苗叶,用甲敌粉拌土制成毒土防治地老虎等害虫。

通过对采摘的黄樟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提高黄樟种子的发芽率,合理的播种,科学的苗期管理,有效提高了黄樟的播种繁殖成活率,而且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易于实施,缩短黄樟播种繁殖培育时间,降低了黄樟播种繁殖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