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谨防美国白蛾

2017/8/14 17:17:35

??? 早在1983年1月3日,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植物检疫条例》中,美国白蛾就被定为检疫对象。它是一种外来入侵的有害生物,1979年首先在我国的辽宁发现,目前在我国的多个省市均有疫情发生分布,疫情逐年增加,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加重,尤其对林木和花卉产业带来的威胁更是不可忽视。


??? 1 生物学特征。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又名秋幕毛虫,网幕毛虫。成虫为白色中型蛾子,雄蛾体长9-13.5毫米,触角双栉状,第一代雄蛾前翅有暗色斑点;第二代雄蛾个别有斑点。雌蛾体长9.5-15毫米,触角呈锯齿状。前足基节及腿节端部为桔黄色,胫节和跗节为黑色,这是与其他相似种所不同之处,也是区别相似种的主要特征。卵圆球形,直径约0.4-0.5厘米,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初产时卵浅黄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幼虫1-4龄结网幕群居生活,5龄后分散取食,6-7龄老熟幼虫,是取食危害的旺盛阶段。老熟幼虫体长28-35毫米,头黑色有光泽,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为浅黄色。背部毛瘤黑色,中间有一条灰褐色纵带,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雄蛹瘦小,雌蛹较肥大,蛹外有灰白色薄丝所围呈茧状,上有幼虫的体毛等混杂共同组成。


??? 2 危害特点。一是美国白蛾食性杂。可危害林木、果树、花卉和农作物300多种植物。幼虫1-2龄期在网内取食寄主的叶肉,受害叶片仅存叶脉呈白膜状而枯黄;2龄时咬透叶片,4龄开始啃食叶缘,5龄后连同叶肉一起吃光,仅留下叶脉,幼虫边取食边吐丝结网,随着虫龄增大网幕不断扩展,可长达1米以上。二是美国白蛾繁殖量大。每只雌蛾一次便可产卵达300多粒,一年平均繁殖3000万头。三是适应性强。幼虫有极强的耐饥能力,15天不取食仍可正常繁殖危害。四是危害严重。每年5月前后,幼虫开始吐丝结网,将一片区域的叶片连接起来,接着大量的幼虫群集于中网中食叶片,有时甚至可以食完整棵树的叶子,造成部分枝条或全株死亡。一般喜食的树种有泡桐、杨树、桑树、法桐、桃树、苹果、刺槐、糖槭、杏树、柳树,以及多种果树等,最喜食的树种是法桐、柳树、杨树、千头椿、白蜡、元宝枫、黄栌等。五是传播途径广。主要靠成虫飞翔和老熟幼虫爬行,每年可向外自然扩散35-50公里,人为传播主要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远距离传播各虫态和蛹。因此,交通运输方便的铁路、公路两侧及村庄和城镇居民庭院的树木上,都是它危害之地。


?? ?3 生活习性。美国白蛾有趋光性,它能顺着灯光飞行。交尾后雌蛾一般将卵产于枝条上,呈单层块状排列,卵块上覆盖着雌蛾脱落的体毛。卵期15天左右,幼虫共7龄,4龄前有结网习性。4龄后分散危害。随着幼虫生长,食量增大,更多的新叶被包进网幕内,最后犹如一层白纱包住整个树冠,把树叶食光后转移危害。老熟幼虫从树上向下爬行转移寻找隐蔽场所化蛹,在地下化蛹时做蛹室。也可在树干老皮下或附近、地面枯枝落叶或疏松表土内坐茧化蛹。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并产卵。幼虫5月上旬开始危害,一直延续到6月下旬、7月上旬当年第1代成虫出现,成虫期延至7月下旬。第2代幼虫出现在7月中旬,8月中旬为其危害盛期,8月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可以同时发现卵、幼虫、蛹及成虫,8月中旬当年第2代成虫开始羽化。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危害至11月中旬。


??? 4 防治措施。(1)做好植物检疫。开展产地检疫,货物或苗木生产过程中,实行美国白蛾除治,把疫情扑灭在调运前。在调运中对其苗木产品,包装物、运载工具必须全面检查,未经检疫的不得调出。


??? (2)人工物理防治。一是灯光诱杀。利用黑光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黑光灯应设在公园内空旷地点或大型苗木基地空旷处,从每天19时至次日6时开灯诱杀。二是人工捕捉成虫。刚羽化的美国白蛾成虫多静伏在树干下面、墙体等直立的物体上,开展人工捕捉可以压低基数,降低发生危害率。三是围草挖蛹。于每年10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0.5-1米左右处,用稻草、麦秸或草帘围绕树干,以诱集幼虫化蛹。每隔7天左右换一次草把,并将解下的草把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能杀灭大量的化蛹。四是剪除网幕。发现网幕用高枝剪将其剪下,并注意在剪除时不造成网破,以防幼虫漏出。并将剪下的网幕及时烧掉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立即喷药或人工杀灭。


??? (3)生物防治。现已发现周氏啮小蜂是该虫的主要天敌,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及化蛹期,在公园、林地或花木苗圃地释放这种天敌。按一头白蛾释放3-5头周氏啮小蜂的比例,在无风或微风天气的10时至下午5时之间放蜂。寄生杀虫。苏云金杆菌(BT):对4龄前幼虫喷施BT,使用浓度为1亿孢子/毫升。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美国白蛾2-3龄幼虫期使用。性信息素引诱法:利用美国白蛾雌性或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在美国白蛾成虫发生期,悬挂诱捕器诱杀雄性成虫。诱捕器设置高度春季世代以树冠下层枝条处为宜,夏季世代以树冠中上层最好,每100米设置一个诱捕器。诱芯可以使用两代,第一代用完后,将诱芯用胶片封好,低温保存,第二代可以继续使用。


??? (4)药剂防治。使用化学农药可在短时间内把虫口密度降到最低,甚至全歼。在喷药前一定要根据虫情测报资料,在幼虫期开展药杀。常用的农药有20%除虫脲悬浮剂,每亩10-15克,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每亩30-40克,对水40公斤喷雾,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20克,对水45公斤喷雾。此外,20%菊杀乳油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进行防治,喷洒农药要均匀周到,树冠外围和内膛的树叶都要喷药,不留死角,对防治效果不好的,应立即补治,以求收到良好的药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