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栀子灰蝶Deudorix eryx L.属鳞翅目灰蝶科害虫,分布于湖南、广东等省,主要为害黄桅子。
为害特点 幼虫蛀入花内或果实里,把花果内部组织吃空,仅剩外壳,严重影响产量。
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形态有很大差别。雌蝶体型大、翅正面烟黑色,反面绿色,后翅后缘有白色斑纹和细长的白尾突。雄蝶体略小,翅面烟黑色,具青蓝色金属光泽,后翅具细长的黑色尾突,末端为白色。卵扁圆形,中间凹陷,表面刻纹放射状,初灰色,孵化前变为灰黑色。末龄幼虫体黄褐色,有光泽,密被黑色刚毛。前胸背板灰褐色斑近菱形,斑中间具纵走白色带状纹l条。腹部3、4节色浅,多呈浅绿色。胸腹部各节上生4个毛瘤,排列整齐,上生黑色长刚毛。气门围片黑色。蛹黄白色至黄褐色,腹部具黑褐色背中线1条,翅芽白色。能看见翅脉。?
发生规律 华南年生7代。翌年4月上、中旬幼虫开始为害一直到10月,1个月1代,每年4-5月,1、2代发生量大,为害甚烈。成虫白天活动,吸食花蜜,成虫寿命7-9天。成虫多在早、晚把卵产在寄主花蕾的尊片、子房或果实上,个别产在叶片上,卵散产,每花1粒,个别2粒,卵期3-4天。幼虫常于8-10时孵化,孵化后蛀入黄桅子为害。幼虫期13天,全在花、果内蛀食为害,3-4龄食量大且有转移为害习性。一般每只幼虫蛀食花果35个,且有自相残杀情况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及时修剪枝干,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
(2)药剂防治。
春季4-5月,1、2代幼虫孵化盛期1-2龄时,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常用药剂 溴氰菊酯、杀灭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