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流胶病防治

2017/8/18 10:34:52

碧桃流胶病,现称“疣皮病”,主要危害碧桃的主干和主枝。病部肿胀并流出树胶,树胶初呈透明状,最后变成茶色硬质胶块。发病严重时,树皮和木质部变褐腐烂,树势日趋衰弱,叶片变黄,整株干枯而死。

引起碧桃流胶的病因,以往一直被误认为是生理病害,因而防治很不理想。最近研究确认,碧桃流胶系由真茵浸染引起,即由桃囊孢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浸染所致。其分生孢子发芽温度为8—40℃,最适温度为24—35℃。病菌在枝条病斑部位越冬,于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始喷射分生孢子,靠降雨水滴溅迸进行传播,从枝条皮孔或伤口侵入,5—6月是染病高峰期,到9月中、下旬后由于气温下降,病菌才无力危害。防治流胶病,应采用以下方法。

一、在碧桃休眠期,即在桃树萌芽前用抗菌剂402的100倍液涂刷病斑,杀灭越冬病菌,减少浸染源。

二、在碧桃生长期5—6月,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等,每半月喷洒一次,连喷3—4次。

三、加强果园管理,注意开沟排液,增施肥料加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力。

流胶病还浸染桃花、红叶李、樱花、合欢、柳、椴树等多种观赏树木,亦可采用上述方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