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泡潜叶蛾防治

2017/8/18 18:15:31

香泡潜叶蛾,又名绘图虫,属潜蛾科。是香泡常见虫害。以幼虫潜入香泡嫩叶,食害叶肉,幼虫食害后叶上形成灰白色线状潜痕。并能使叶片皱缩,造成落叶,影响生长和观赏。尤其以夏、秋梢受害较重。

香泡潜叶蛾成虫体长约2毫米,翅展约5毫米,头、胸及前翅银白色,前翅披针形,基部有二条黑色纵纹,缘毛长而密,翅顶有黑白相连的圆斑,后翅灰白色,针叶状,缘毛甚长。卵椭圆形,无色透明,长径约0.37毫米。老熟幼虫约4毫米,纺锤形,淡绿或淡黄色,足退化,腹末尖细,有尾须1对,头和胴部扁平,半透明,具有光泽;蛹纺锤形,长约3.5毫米,初为淡黄色,后为黄褐色,与薄茧同色。

香泡潜叶蛾一年发生10代左右,以蛹或末龄幼虫在叶边缘卷曲处越冬,第二年春梢萌发时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飞翔敏捷。夏季卵多产于嫩叶背面主脉两侧,秋后则以叶面较多。卵孵化后,幼虫蛀入叶肉食害而形成潜痕,并残留暗褐色的排泄物。幼虫老熟后吐丝卷曲叶缘的一部分,在卷叶中化蛹。成虫羽化后,一般白天栖息于叶背。第二代以后,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常同时可见各种虫态。

防治方法:

1.合理修剪,秋、冬结合修枝剪除虫枝,可减少第二年虫源。

2.在抽梢季节发现少量幼虫为害,可及时摘除虫叶,即可控制其蔓延为害。

3.发现成片发生为害时,于发生早期,用速扑杀、杀螟松等渗透性强的杀虫剂及时喷杀,可取得良好的杀虫效果。应注意喷杀掌握在第一、二代,后期发生较混杂,杀虫不易彻底。

相关信息
  • 香泡潜叶蛾防治 2017-8-18
  • 地下害虫防治 2013-9-05
  • 防治樟叶虫 2013-7-09
  • 防治大岩桐灰霉病 2013-7-03
  • 欧李缺铁症防治 2012-9-08
  • 雷竹竹广肩小蜂防治 2012-5-13
  • 月柿绵蚧防治 2012-5-13
  • 茶橙瘿螨防治 2012-5-12
  • 年桔潜叶蛾防治 2012-5-12
  • 防治梨木虱有新招 2012-5-12
  • 立枯病防治 2012-5-12
  • 樟脊冠网蝽防治 2012-5-12
  • 柿树圆斑病防治 2012-5-12
  • 桃梅缩叶病防治 2012-5-12
  • 豹蠹蛾防治 2012-5-12
  • 桅子花缺绿病防治 2012-5-12
  • 病虫防治 2012-5-11
  • 防治细叶榕榕管蓟马 2012-5-09
  • 构树轮斑病防治 2011-3-11
  • 檫树茎腐病防治 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