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蚕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2017/8/21 18:26:23

樟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

一、寄主:樟蚕属于杂食性害虫,危害银杏、樟树、板栗、枫杨、枫香、桦木、檫木、枇杷、柑桔等。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影响树木生长。

二、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樟蚕1年发生1代,以蛹在枝干、树皮缝隙等处的茧内越冬。3月上旬开始羽化,4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不久即可交尾,有强趋光性。卵产于枝干上,由几十粒至百余粒组成卵块,卵粒呈单层整齐排列,上披有黑色绒毛,常不易被察觉。2—4月间幼虫相继出现,1—3龄幼虫群集取食,4龄以后分散为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老熟,陆续结茧化蛹,至7月下旬全部化蛹完毕。

三、综合防治方法:

⑴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强趋光性,于每年2-3月间成虫羽化盛期,用杀虫灯(黑光灯或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⑵药济涂干:秋、冬季在树干基部(从地面到树干1.5米处)用石灰浆或石硫合剂涂干,可消灭卵块。

⑶人工除治:在冬季人工刮除卵块,或利用其蛹期长、结茧密集的特点,于冬季(或6至7月)组织人力从树上将茧摘除,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卵。也可在老熟幼虫下树时人工捕杀。

⑷生物防治:雨季初期,可采用白僵菌粉孢防治,或喷施苏云金杆菌1~2亿/ml孢子悬浮液,效果良好。也可喷施无公害绿色农药—25%阿维菌素·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一般施药24小时后开始中毒死亡,使用前务必将瓶下部沉淀摇起,混匀后再使用,本剂对蚕有毒,养蚕区不宜使用)。

⑸药剂防治:樟蚕幼虫3龄前抵抗力弱,并有群集性的特点,为防治最佳适期,及时喷施10%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65%敌百虫乳剂500~800倍液,杀虫效果较好。也可使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4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植物杀虫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4龄后则用90%敌百虫晶体500倍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