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烂皮病(别名杨树腐烂病)及其防治

2017/8/21 18:29:14

症状 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及枯枝两种类型。

干腐型 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枝干分叉处。初期病部呈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病斑失水后树皮干缩下陷,有时龟裂,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潮湿时从中挤出橘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在适宜的条件下,病斑扩展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枯死。病斑皮层变暗褐色腐烂,有时可达木质部,易与木质部剥离。当环境条件有利树木生长时,抗病性提高,病斑周围可长出愈伤组织,阻止病斑的扩展。

枯梢型 主要发生在1-4年生幼树或大树枝条上,初期病部呈暗灰色,症状不明显,当病部迅速扩展绕枝干一周后,其上部枯死。此后,枯枝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当温度(10-15.2)、湿度(60%-80%)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孢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天。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形成新病斑,老病斑继续扩展。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盛期,10月停止发展。杨树烂皮病的两种病原真菌均为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病菌先在各种伤口或衰弱部位生活,并逐步对活组织进行浸染。树皮含水量与病害有密切关系,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该病菌可以在枯死的树木上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一切不利于杨树生长的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条件,抑止、管理粗放,其他病虫危害等使树木生长衰弱,都可以导致该病的发生。

防治要点 病害发生严重的大树,可刮除病斑,涂药防治。其余同杨树溃疡病。

A、对已栽的苗木进行再检查,如发病较重、病斑较明显的树苗采取换苗的办法尽快补植;

B、对所有苗木进行生石灰药剂涂刷,高度达到2米。方法用石灰水加药剂(药剂用福美砷500倍、退菌特500倍、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代森锰锌500倍液,选其一种药剂混涂),或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60倍的波尔多液喷干,可防止树干感染病害,降低发病率。也可加点植物油,增加附着性。

C、在三月到六月份感病期,每月喷洒1-2次福美砷500倍、退菌特500倍、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者代森锰锌500倍液,选其一种药剂,防止发病和扩散蔓延。

D、在四到六月份,若发现苗木树干已发病较重,尽快采取平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