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由雌虫和若虫危害,它们多附着在叶或枝干与叶柄连接处,吸取植株的汁液,受害部位轻者形成黑点或黑斑,重者致使整株萎缩枯死。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格执行检疫,不引进带虫苗木。勿从带虫苗木上取接穗或插条。
2.科学管理:生长期尽量不要强修剪,如果为了整齐一致,必须进行修剪,修剪后,需每隔5至7天喷一次保护性农药如1500倍代森锰锌或1000倍多菌灵,连续喷3至4次。平时要加强管理,注意通风,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增强树势及抗病能力。
3.及时观察:经常查看虫情,检查是否有白色絮状物产生,及早发现,适时防治。
4.化学防治:在卵孵化盛期或一龄若虫期进行药物防治效果好,可使用狂杀蚧稀释800-1000倍液防治蚧壳虫成虫;用狂杀蚧1000-1500倍液防治若蚧;也可使用速扑杀1000至1500倍液每隔5至7天喷洒一次,连续用药2至 3次,就能将其全部铲除。喷药时注意全株喷洒(包括病株、健康株),叶正反面要均匀着药;受害株数较少时,可用浸透米醋或酒精的湿棉球反复擦拭危害处,能将若虫彻底杀掉,效果很好。
5.保护天敌:注意保护和利用介壳虫的天敌,如寄生蜂、捕食瓢虫、草蛉等。
6.消灭成虫:结合冬季修剪消灭成虫,避免来年春季若虫大量发生。
相关信息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