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毛虫的防治

2017/8/22 13:40:06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分布于河南、安徽、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为害马尾松、湿地松、黑松、火炬松等。受松毛虫为害后,松树材积生长受到影响,松脂减产,重则针叶食尽,似火烧一样,直至造成成片枯死。幼虫大发生时,在树干、地面到处爬行,其毒毛引起行人皮炎,严重影响森林公园等风景区的旅游观光事业。

形态识别

成虫:体色黄褐、灰褐或茶褐色。体长20~30 mm,翅展36~56 mm。前翅具4~5条波状横线,亚外横线由8~9个黑色斑点组成,内横线内侧有一小白色斑点。雄蛾触角羽毛状,雌蛾触角短栉齿状。

卵:椭圆形,初产粉红色,近孵化时紫褐色。

幼虫:体色随龄期不同而异,有灰黑色与棕红色两种。头部黄褐色,中、后胸背面节间膜为深兰色横带。自3龄起,腹部各节背面着生扁平毛束,毛束中的毛细片状,毛顶端呈齿状。体侧着生灰白色细长毛。

蛹:纺锤形,棕色或栗色,腹未端臀棘细长,顶端卷曲。茧长椭圆形,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茧外表附着幼虫体上脱下的毒毛。

生活史及习性

马尾松毛虫在长江流域各省一年发生2~3代,福建及珠江流域一年发生3~4代。多以4~5龄幼虫在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内和树干周围的枯枝落叶下、杂草或土、石块下越冬。

一年发生2~3代地区,越冬幼虫3月上旬~4月中旬上树为害,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出现;第一代幼虫5月上中旬~7月上旬发生,成虫7月中旬出现;第二代幼虫7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成虫9月中旬出现;第三代(越冬代)幼虫9月下旬发生,发育至4~5龄后进入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卵常数十粒整齐有序的排列或堆产于松针上,每雌产卵量约400粒左右。

幼虫一般为6龄,1~2龄幼虫有群集和吐丝下垂习性,啃食针叶边缘呈锯齿状,使针叶呈现枯黄卷曲。3龄后分散为害,取食整根针叶,受惊时有弹跳下落现象。5~6龄幼虫食量最大,占幼虫期总食量为70%~80%。老熟幼虫在针叶丛和树皮缝中结茧化蛹,在针叶受害较重的松林,幼虫则下树在林下灌木和地表植物上结茧化蛹。

各虫态历期:在一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虫态交错和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一般卵期6~8 d,幼虫期35~80 d(越冬幼虫长达200 d),蛹期14~21 d。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地形地势。在江西海拔400 m以上,广西、湖南600~700 m以上,四川700 m以上的山区,由于林相复杂,低温多湿,日照短,很少发生松毛虫为害。在海拔200~400 m的半山区,即使为松树纯林,但林分植被丰富,间有混交林出现,故马尾松毛虫发生数量一般不大,仅在个别年份能猖獗成灾。在海拔200 m以下的丘陵地区,有大面积人工马尾松纯林,一般生长较差,植被稀少,人、畜活动频繁,气温干燥,天敌少,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是马尾松毛虫经常猖獗为害的基地。

气候。越冬幼虫,一般在日平均温度10 ℃左右时开始活动取食。当温度继续升高时,生长发育随之加快,温度愈高,取食愈多,蜕皮愈快。在7~8月,极度高温干燥,对幼虫生长发育不利,地表温度超过40 ℃时,会使在地面爬行转移的幼虫大量死亡。卵、幼虫或蛹,在相对湿度长期在75%以下时,都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5~6月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将促使松毛虫的大发生。

食物。马尾松毛虫主要发生在干燥型纯松林及10年生左右的幼林,这类松林不仅能满足松毛虫的充足食料,林中的温度、湿度对马尾松毛虫的生长发育也很有利。同时这种林分的生物群落往往比较简单,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及数量也往往较少,使松毛虫不断积累虫口,猖獗成灾而形成虫源地。混交林则因林内生物种类复杂,杂灌繁茂而利于食虫鸟类栖息繁衍,其他捕食或寄生性的天敌昆虫也较多,由此可抑制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及为害。

天敌。鸟类对马尾松毛虫的幼虫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调查,有20多种鸟类能啄食松毛虫幼虫或蛹,其中常见的有杜鹃(Cuculus canorus L.)和灰喜鹊(Cyanopica cyama interposita Hartert)。一只杜鹃一天可捕食300余条松毛虫幼虫,一只灰喜鹊五分钟内可啄食7~10个松毛虫蛹。松毛虫的卵寄生蜂主要有赤眼蜂(Tichogramma evanescens Westwood)、松毛虫黑卵蜂(Telenomus dendrolimusi Chu.)、平腹小蜂(Anastatus gastropachae Ashmead)等。幼虫期主要寄生蜂有两色瘦姬蜂(Campoplex bicolor Ashmead)、黑胸姬蜂(Rhytmonotus lakagii(Mats.))、红头小茧蜂(Rhogas spectabilis Mats.)等。寄生蝇主要有蚕饰腹寄蝇(Crassocosmia zebina Walker)、松毛虫狭颊寄蝇(Carcelia bambylansrasella Bar.)、伞裙追寄蝇(Exorista civilis Rond)等。真菌主要是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细菌主要有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ensis Berliner)等。上述各种寄生蜂、寄生蝇、真菌、细菌可大大降低马尾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减轻松林受害。

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

1.越冬代发生预测。在12月至次年2月期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松林设置标准地,每间隔500 m设置一块,每块标准地内随机任选样株20株,经调查统计,求出松林有虫株率和单株平均虫口密度。例如在10年生左右的松林内,平均每株虫数1~2条,虫株率<50%,可视为安全;如平均每株虫数5~6条,虫株率50%左右,即准备防治;如平均每株虫数30条左右,虫株率60%以上,则必须进行防治,否则越冬幼虫恢复取食后,可将针叶取食殚尽。

2.幼虫发生期预测。一般在越冬代幼虫结茧盛期后,经35~38 d,即为第一代4龄幼虫初期。第一代幼虫结茧盛期后,经28~32 d,是第二代4龄幼虫初期,根据上述幼虫发生期,及时进行生物或化学防治。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提倡针、阔林混交,并合理密植,林内要适当保留杂灌木和植被,造成复杂、多样的生物群落环境,以利于天敌的栖息、繁衍和抑制松毛虫的发生、发展。

物理防治。林区空旷地设置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生物防治。在温度24℃以上,相对湿度95%以上的气候条件下,喷雾含孢量120亿/ml或120亿/g的白僵液和白僵菌粉100倍稀释液,防治越冬代和第一代幼虫效果良好。

化学防治。狠抓越冬代幼虫次年活动期及当年第一代幼虫发生期进行防治,由此可以达到少用药,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应注意在4龄前幼虫期进行防治,以减少害虫的抗药性。在达到防治指标时,幼虫猖獗为害初期或重点发生区、虫源区,及时喷雾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 500倍液,或参照飞机防治用药,喷施含孢量1 200亿/g的高孢白僵菌粉100g+ 2.5%溴氰菊酯乳油原液25 ml+食盐50 g+水10 kg的均匀混合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