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黄化病的防治技术

2017/8/23 17:16:04

杜鹃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园林上有广泛的用途,可培植于树丛林下、溪边、池畔以及草坪边缘,在建筑物的背阴处,可作花篱、花丛配置。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事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引种了大量的杜鹃新品种。由于人工栽培杜鹃不够注意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忽视了病害的防治,因而引起病虫害滋生蔓延,危害严重。

杜鹃黄化病,也称褪绿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也是杜鹃栽培中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是因为植物缺乏铁元素引起的。

  一、症状? 植株发生病变后,叶片变薄、褪绿、叶色苍白,故称为褪绿病。植株发病后,新叶缺绿明显,当新梢叶色变浅,叶肉变为黄色时,叶脉仍然呈现绿色,这时一般确诊为缺铁症状,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碱性土壤和使用偏碱性水浇花的地区。叶片出现症状后,光合作用即不能正常进行,轻时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严重者随着病情加重,植株叶片全部变黄脱落,影响生长,甚至整株枯死。

杜鹃在旺盛生长期间久旱无雨,以及长期浇pH值较高的水,都极易发生缺铁性黄化病,这在幼小植株上表现尤为突出。

二、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选好栽培基质,以酸性土壤为宜,忌含石灰质的碱土或排水不良的粘质土壤,因此,栽培基质需用山泥。注意水质,浇水忌用pH值高的水,最好用雨水。

(2)浇黑矾水将250克黑矾(硫酸亚铁)加入50千克水中调匀,经过5至7天日晒后浇灌。在施用前,先控制浇水,当植株叶子发皱时,再浇黑矾水,要干透浇透,干则再浇,不要中断,一直浇到长出的新叶变为浓绿色为止。病症较轻的植株一般1至2个月即可变成浓绿色,病症较重的植株3至4个月也可变成浓绿色。

(3)浇矾肥水将黑矾、大粪(一般用猪粪干)、饼肥(以芝麻饼为宜)和水四种材料按1:3:5:100的比例在缸内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置于阳光下暴晒(暴晒期间不要搅拌),经过20至30天腐熟发酵成黑色液体,取其清液兑水5至7倍即可使用。每次取出清液后再用等量清水补充,经多次使用直到矾肥水褪色时,再重新配制。

(4)补充微量元素春季盆花出房后,新枝萌发阶段,叶面喷洒硫酸亚铁一次,浓度以0.5%至1%为宜。夏季发病高峰期间,每隔10至15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浓度应为0.7%至1%,以后视植株叶色而定。喷洒时间要在晴天的下午或傍晚进行,最好在无雨的天气情况下进行。叶片正反两面都需要均匀喷洒。为增加黏着效果,可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0.3%的柠檬酸。

要根据品种确定浓度,一般来讲,春鹃和夏鹃浓度可以大些,西洋杜鹃浓度可以相对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