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植物的生理知识

2017/8/20 9:01:50

植物也是生物的一种,在温度摄氏十度以上,三十度以下,它借着本身的构造,进行吸收、合成、同化、分泌等的生长活动,而以气温在摄氏二十~二十五度,相对湿度在百分之七七~九十之间最活跃。

盆栽由于在有限的盆土中生长,根部无法像自然树自由地伸展,且无自然界的水源供给水分,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施予剪定、摘芽、摘叶的生理矮化及缠线整姿的物理矮化始能美化树型,所以对阳光、空气、水和土壤这些植物生长必备的要件,要特别讲究。因此,了解植物各部位的生理功能,可以正确地判断盆树发育的好坏,使盆栽爱好者在整姿创作过程中,更能掌握时机,在生长旺盛时剪定、摘芽,在树液流动缓慢的休眠期缠线整姿,以充分发挥造型的技术。

根的功能

根的生长依靠最前端根冠内的分生组织,即生长点,此部位细胞分裂活动旺盛,于夜间在土壤中持续生长(根在白天由于阳光照射的关系,生长缓慢),二、三周即老化;它以根毛部的根毛及表皮细胞,吸收水分与养分(无机盐),经过枝干的木质部(导管或假导管)输送到叶面,而大部分(约百分之九十七)散失于空气中,此即为「蒸散」流程。植物体内水分能够上升的原因,一般都认为由(1)根压(2)毛细现象(3)蒸散(4)凝聚力等的作用所引起。

因此,盆土太干燥,根毛会枯死而无法吸收水及养分;盆土太湿,无法通气,根会窒息而腐败,丧失吸收功能,而叶面仍不断蒸散水分,导至树木脱水而死。根有「吸收」、「储存」功能外,根会把植物利用剩余的重无机盐分泌出体外,另外还有「固定」植株的功能。根为了吸收,在土壤中穿梭并密切结合,使树与土牢牢固定,显出安定感。

植物无法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但有些微生物如「根瘤菌」则能侵入植物的根内,固定土壤间隙空间中的氮,供植物利用;而根瘤菌则可自植物吸收碳水化合物等,来维持生命,是为互利的「共生」关系。

根要发达,首先要有充足的水蒸气。通常根是沿盆钵的内缘往下环绕生长,因为盆钵的周围通常聚水较多,水多温高,根就多。盆土如缺水时,会有新鲜的空气流满,提供根部大部分的氧气,促进根的生长,活泼根部的呼吸作用。太阳照射可使盆钵温度上升,促使根生育活动旺盛。所以说:水、空气、阳光、温度,对植物有最深的影响及关系。

干、枝、皮的功能

干、枝是植物的骨架,支撑整棵树的重量,形成优美的造形;皮层保护内部的部分──筛管部是叶、枝部分养分的通路;形成层细胞分裂旺盛,使枝干长大;导管部是根吸收的水、养分输送到叶的通路;木质都是支撑树的部分;年轮则可分析出树木生长的年数。

叶的功能 光合作用

叶是植物体(树)「制造营养」、「吸收及蒸发水分」的场所。

绿色植物的叶,借着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白天,经由叶面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在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内,合成葡萄糖(碳水化合物),供给植物营养和生长必需的能量;同时释出氧气,更新动物所呼吸的空气。

此过程可简列如下:

6H2O水+6CO2二氧化碳→(阳光、叶绿体)→ C6H12O6葡萄糖(碳水化合物)+6O2氧

绿色植物是地球上唯一能有效地捕捉太阳"光能"的工厂,它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中。地球上的其它生物,如动物、真菌、细菌都必须依赖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碳水化合物(醣类)才能维持生命。

光能、CO2、H2O。→叶绿体→C6H12O6(醣类)→动物、真菌、细菌

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除了供应原来细胞的生长代谢外,大多暂时贮存在叶内(白天),夜间才经由韧皮的筛管(或筛细胞)输送到枝、干、根、花、果实各部分,以供该处生长及贮存之需。

含叶绿体(绿色)的细胞,其光合作用效率很高;据估计,一年中约可将一千七百亿吨的二氧化碳固定(合成)成为有机物。现今,大气中约有七千亿吨之二氧化碳;所以,每年经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地球上五分之一以上的二氧化碳转换成生物的组成物质。当然,这些被固定了的二氧化碳,并非永远由大气中消失;因为,经由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断地再将二氧化碳释出归还于大气中;况且,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石化燃料(汽车及工厂用的石油和煤炭)之

近来,由于世界各地人口遽增,人类食衣住行的需求,破坏了大量的森林及绿地,因此,植物固定二氧化碳和释出氧气的量,相对地减少许多,以致使空气质量下降。尤其在"水泥森林"的都市中,放眼只见钢筋水泥的房子、日日增多的汽车及工厂,表面上看来,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但实际上,我们能"存活"的最基本条件──干净的空气和水,已遭受到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目前,虽有环境保护署对严重污染的空气不断地提出警告,但并不能解决这个威胁你我生命的问题。因此,"绿化"每个人、每个家庭、机关环境,已不再只是赏心悦目,可有可无的事了。"绿化"是每位"我要活下去"的人,刻不容缓的首要之务!

蒸散作用

阔叶树的叶片薄而宽大,所以水分蒸发速度较针叶树为快,而一般蒸发也会因空气温度变化而异。空气干燥、温度高时蒸发快,空气潮湿、温度低时则蒸较慢。这种「蒸散作用」主要系透过叶的气孔进行,少部分则经由叶表之角皮层散失。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具备从叶面吸收水分及矿物质(无机盐)的特性。叶面的水分吸收能力,通常针叶树比阔叶树强。叶所吸收的水分即使不足以供给生长,也可维持树最低的生命存活机能。针叶树遇到腐败、改植,或根部重大损伤时,就必须作叶面喷雾水作业,理由是针叶树从叶面吸收水分的能力强,叶面喷雾水可供针叶树吸收水分;而对阔叶树而言,则有抑制水分从叶面蒸发的功效,阔叶树落叶改植时就不必喷雾水。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是生产,而「呼吸作用」则是消耗。植物维持生命所需的能源,系由「呼吸作用」产生,它利用空气中的氧,使葡萄糖等有机质(如碳水化合物)完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CO2和H2O),并释出贮存的化学能。这些被释出的化学能可用来"做工"──例如使植物生长,把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聚合成淀粉,这种多醣类就是植物体的贮存能源。一般人都认为树木的呼吸作用,完全只在叶部进行,其实根、树干、枝叶的表面,也有少量的气孔或皮孔,可进行气体的交换,供应该处细胞呼吸所需之氧气。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刚好是完全相反的作用,植物体的活细胞,不分白天、晚上都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亦可简列如下:

C6H12O6葡萄糖+O2氧→任何时间、活细胞→H2O水+CO2二氧化碳

根部因在地面以下,不受阳光影响,所以不论画夜都只行呼吸作用──吸氧,吐出二氧化碳,容易形成碳酸,使盆土酸化。氧气会促使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形成无机盐供根部吸收。因此,保持盆土内空气流畅,对盆树根部的发育、吸收力及整体树势活力影响甚大。这是因为根部的吸收力与换气性及叶在「光合作用」的速度正比。因此,盆面松土工作及采用粒土种植非常重要。叶在白天因「光合作用」旺盛,吸取二氧化碳吐出氧;夜间则因光合作用停止,而只有「呼吸作用」,吸氧吐出二氧化碳。

四季变化

盆栽在四季中,因温度、湿度高低的不同,生育状态也有所差异。温湿度高,「光合作用」旺盛,温湿度低则趋缓。修整树型时更需考虑到每个季节盆树生长的生理状态,千万不可违逆树木自然生长的生理。譬如在炎夏进行移植换土、调枝与整姿,往往会因吸收与蒸散作用而使盆树枯死或发育不良(热带树种除外)。所以,要创造出一棵树形完美的盆栽,一定要彻底掌握盆树的生理状态。春季发芽前,植物当是半休眠状态,利用此时搬盆换土、缠线整姿;夏季发育期,可摘芽、剪定;秋季尽量肥培,准备过冬;冬季则要注意御寒的工作,千万不可忽略了树木生理

如何使盆景枝条尽快长粗

时下盆景生产是以育苗培养为主,植物生长是顶枝优势,中枝次之,下枝更缓慢。育苗制作盆景造型是要下枝粗,往上渐细,才合比例,这就需要用人工去多次修剪改造,才能尽快地达到理想成型。据笔者多年来的经验,在育苗造型阶段,使需要长粗的枝条尽快长粗的做法归纳如下:

一、抑制其它枝芽的生长,促进需要长粗的枝条尽快生长。苗木生长一般都是愈近树冠的地方树势生命力愈强,生长都比其它枝快,若不适当抑制上面的生长,则下面的树枝就生长不顺,成型不理想。必须当苗木生长到符合修剪造型时,对顶端枝要进行修剪、打顶、摘心、这样能抑制上面枝的生长,树势营养就集中输送给下面未受伤的枝条,使其生长增粗。为此,根据造型设计需要长粗的枝条(一般下部第一、二枝托),暂不修剪、不打顶、不摘心、不摘叶,就获得生长优势,迅速生长增粗。如同时修剪,而全树的萌芽力优势仍在顶端,下面枝条生长就更缓慢,很难长粗,苗木要推迟几年后才能成型。一般要到第二处后视长势合比例后,才开始修剪为佳。

二、苗木修剪后,转动盆钵,使需要长粗的枝条,方向朝南,让该枝条多受阳光,可尽可能快长粗。

三、需要长粗的枝条长到需要进行绑扎、弯曲、造型时,要注意枝尖朝上,才能尽快恢复元气,继续不停地生长增粗。如枝尖朝下,导致此枝营养输给减弱、生长缓慢,待枝尖自然朝上抬起时,又需要一些时间。因此时生长优势又集中在上

顶端。

四、对需要长粗的枝条,要使其正下方的侧根朝下生长,就可加强该部位的生命力,促进上方枝条生长。

五、晴天特别要多向需要长粗的枝条喷水,进行根外施肥。同时注意平时加强对苗木水、肥、病虫害的管理,促进枝繁叶茂,加速苗木生长成型。

盆景未成型剪枝宜分时

剪枝,是盆景制作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盆景成型的速度和品位,现归纳为“三剪三不剪”,供读者参考。

一、剪迟不剪早。一般人都认为冬季树木停止生长,是修剪枝条的最佳时机。其实,这个观点不够全面。准确地说,应该是部分树种可以进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后,枝条看似干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会生长出新芽。但有两种情况会使冬剪失败。一是树种不宜。如榆树,其枝条一旦有伤口就很容易失水,所以对榆树进行冬剪后,其短截的枝条在漫长干燥的冬季会因失水而干枯。二是枝条太细不宜。不管何种树,对太细的枝条进行冬剪,枝条都会枯死。其实,“春剪”优于“冬剪”。初春树木萌芽前剪枝,此时空气湿度大一些,加之较短时间内就会萌发新芽,故无枝条干枯之虞。但杜鹃、梅花等是春季开花的树木,必须待开罢花以后才能剪枝,否则,剪除了花枝对花反而不好。

二、剪粗不剪细。 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对尚未木质化的新枝进行短剪,结果事与愿违。枝条短剪成托,必须预定枝托的长度,设想作品成型后,枝托的长度无大的变化。但如果成托的枝细嫩,就会继续较快地生长,这样一来,几级枝托的长度就会大大超过预定长度,显得比例失调。正确的做法是:等枝条木质化及大致长到预定的粗度再剪。

三、剪肥不剪瘦。有时对枝进行短剪后,枝托上很长时间不发新芽,即使发了芽,侧枝生长也不旺盛,这是因为缺肥。要促使枝托速生壮芽,快长新枝,用肥量在不至产生“肥害”的前提下多多益善。

最后,必须说明,“三剪三不剪”,是针对未成型盆景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