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水景类型、作用、应用以及规划设计的要点

2017/8/17 16:30:23

编前(为了便于学习,该说明为后加):关于水景的更多图片参见我们后来整理的《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形地貌设计素材之水景图,并附注图简单说明。(欣赏美图)
一、园林水景类型
园林水景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界水体模仿的偏自然风格的水景,如具有自然野趣的湖泊、湿地、溪涧、瀑布等,也有极尽人造之能事的人工水景,如散布在各个城市广场以及各类绿地中的五彩缤纷的喷泉、规则式水池等。根据水体的动静关系,可将园林中五花八门的水景首先划分为静态水景与动态水景两大类。其中,静态水景又可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混合式等类型。规则式静态水景多为规则式的水池,有方形(北海静心斋)、长形(南京煦园);自然式静态水景则多为自
然式的湖泊,如圆明园内的长溪,前、后湖等;混合式静态水景则既包括规则式又包括自然式。动态水景,包括溪流、瀑布、溪涧、跌水、喷泉等。
二、园林水景的作用
水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有水的园林较无水的园林,多一分生机和灵动。此外,同样是有水的园林,又因水面大小、水量多少、水体形态、水体位置、水体动静、水体与其他元素配合等,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氛围。概括起来,园林水景主要具有以下作用和特点。
1.水面联系作用
水面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和园林景点联系起来、避免景观结构松散的作用。
(1)、将水作为一种关联因素,可以使散落的景点之间产生紧密结合的关系,互相呼应,共同成景。一些曲折而狭长的水面,在造景中能够将许多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线状分布的风景带,如扬州瘦西湖,其带状水面绵延数千米,一直到达平山堂。
(2)、一些宽广坦荡的水面,如杭州西湖,则把环湖的山、树、塔、庙、亭等众多景点景物和湖面上的苏堤、断桥、白堤等名胜古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的巨大风景。
2.水面统一作用
许多零散的景点均以水面作为联系纽带时,水面的统一作用就成了造景最基本的作用。如苏州拙政园中,众多的景点均以水面为底景,使水面处于全园构图核心的地位,所有景物景点都围绕着水面布置,就使景观结构更加紧密,风景体系也就呈现出来,景观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就大大加强了。从园林中许多建筑的题名来看,也都反映了对水景的依赖关系,例如许多景点中的“倒影楼”、“倒影塔”等。水体的这种作用。还能把水面自身统一起来。不同平面形状和不同大小的水面,只要相互连通或者相互邻近,就可以统一成一个整体。无论是动态的水还是静态的水,当其以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和位置错落的湖、池、溪、泉等形态呈现在园林中时,哪怕形状、大小、位置差别多大,它们都能够相互协调和统一,这是它们都含有水这一共同而又唯一的造景联系因素的缘故。
3.水面焦点作用
飞涌的喷泉、狂跌的瀑布等动态水景,其形态和声响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人们的视线具有一种收聚、吸引的作用。这类水景往往能够成为园林某一空间中的视线焦点和主景,这就是水体的直接焦点作用。由于水面将园林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敞开起来,水中的岛、堤、半岛,甚至某一段向水凸出的湖岸等,都可能构成水体空间中的视觉焦点。这种视觉焦点是水面所造成的,因此,可以认为这是园林水体间接的视觉焦点作用。在设计中,除了要直接处理好水景与环境的尺度与比例关系外,还应考虑它们所处的位置和间接形成焦点的作用。通常将水景安排在向心空间的中心点上、轴线的轴心上、空间的醒目处或视线容易集中的地方,这样,可使其突出起来并成为焦点。作为直接焦点布置的水景设计形式有:喷泉、瀑布、水帘、水墙、壁泉等。
4.水面基面作用
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可作为岸畔景物和水中景观的基调、底面使用。当水面不大,但水面在整个空间中仍具有面的感觉时,水面仍可作为岸畔或水中景物的基面,产生倒影,扩大和丰富空间。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琼华岛有被水面托起浮水之感,正是运用了大面积的水面来达到这种效果。又如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的柘榴院,院中宁静的水面将城堡立面倒影,使丰富的立面更加完整和动人。当水面大的时候,它不仅可以蓄洪防涝,而且还可以供人们在水上大范围内进行旅游,游客可以在游船上尽情地欣赏着祖国大好河山及各式各样、风格特异的风景。例如:在着名的八百里洞庭湖中游览,全身置于一望无际的青山绿水之中,仿佛远景之山、远景之房屋、远景之“岳阳楼”等等全是从这青山绿水中长出来的,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