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园林排水的方式及盲沟布局附图

2017/8/17 16:40:45

1.地面排水——园林排水的主要方式
即利用地面坡度使雨水汇集,再通过沟、谷、涧、山道等加以组织引导,就近排入附近水体或城市雨水管渠。这是公园排除雨水的一种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经济实用便于维修,而且景观自然,通过合理安排可充分发挥其优势。
地面排水的方式可以归结为5个字,即:拦、阻、蓄、分、导。
(1)拦把地表水拦截于园地或某局部之外。
(2)阻在径流流经的路线上设置障碍物挡水,达到消力降速、减少冲刷的作用。
(3)蓄包括两方面意义:一是采取措施使土壤多蓄水;二是利用地表洼处或池塘蓄水。这对干旱地区的园林绿地尤其重要。
(4)分用山石建筑墙体等将大股的地表径流分成多股细流,以减少危害。
(5)导用多余的地表水或造成危害的地表径流,利用地面、明沟、道路边沟或地下管及时排放到园内(或园外)的水体或雨水管渠中去。
2.管渠排水
指利用明沟、管道、盲沟等设施进行排水的方式。
(1)明沟排水主要是土质明沟,其断面形式有梯形、三角形和自然式浅沟,通常采用梯形断面;在某些地段根据需要也可砌砖、石或混凝土明沟,断面形式采用梯形或矩形。
①梯形明渠的最小坡度不小于0.0002,道路边沟的最小坡度不小于0.002。
②各种明渠的最小容许流速不得小于0.4m/s(个别地方可酌减)。
③梯形明渠为了便于维修和排水通畅,渠底宽度不得小于30cm。
④梯形明渠的边坡,用砖石或混凝土块铺砌的一般采用1:0.75~1:1的边坡。
(2)管道排水在园林中的某些局部,如低洼的绿地、铺装的广场和建筑物周围的积水以及污水的排除,多采用敷设管道的方式排水。其有点是不妨碍地面活动、卫生和美观,排水效率高。但造价也高,且检修困难。
①排水管道覆土深度应根据雨水井与连接管的坡度、冰冻深度和外部荷载情况决定,雨水管的最小覆土深度不小于0. 7m。
②各种管道在自流条件下的最小允许流速不得小于0.75m/s。
③雨水管最小管径不小于300mm,一般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最小坡度为0.01。公园绿地的径流中挟带泥沙及枯枝落叶较多,容易堵塞管道,故最小管径限值可适当放大。
④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金属管10m/s,非金属管5m/s。
(3)盲沟排水盲沟是一种地下排水渠道,又名暗沟,主要是以排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适用于一些要求排水很好的全天候型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以及某些不耐水的园林植物生长区。
盲沟排水的优点是取材方便,可废物利用,造价低廉。不需要检查井之类的排水构筑物,地面不留痕迹,从而保持了园林绿地或其他活动场地的完整性。
①布置形式:依地形及地下水的流动方向而定,大致可归纳为图7—2所示的四种。

1)自然式。园址处于山坞状地形,由于地势周边高中间低,地下水向中心部分集中。其地下暗渠系统布置,将排水干渠设于谷底,其支管自由伸向周围的每个山洼以拦截由周围侵入园址的地下水。
2)截流式。园址四周或一侧较高,地下水来自高地,为了防止园外地下水侵入园址,在地下水来向一侧设暗沟截流。
3)篦式。地处豁谷的园址,可在谷底设干管,支管成鱼骨状向两侧坡地伸展。此法排水迅速,适用于低洼地积水较多处。
4)耙式。此法适合于一面坡的情况,将干管埋设于坡下,支管由一侧接入,形如铁耙式。
②盲沟的埋置深度:影响埋深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1)植物对水位的要求,例如草坪区的盲沟深度不小于1m,不耐水的松柏类乔木,要求地下水距地面不小于1. 5m。
2)土壤质地的影响,土质疏松可浅,黏重土应该深些。
3)在北方冬季严寒地区,还有冰冻破坏的影响。盲沟埋置的深度不宜过浅,否则表土中的养分易被流走。
③盲沟的纵坡:盲沟沟底纵坡不少于5%.只要地形等条件许可,纵坡坡度应尽可能取大些,以利地下水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