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是银杏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银杏树体高大,枝叶繁茂,需要大量的水分。对银杏生长发育构成影响的是降水和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等。5~7月、8~10月平均降水量低于4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气温又高于28℃,则导致银杏叶早落或者叶缘枯黄。幼苗、幼树在此种情况下,生长量极低,甚至停止生长。银杏不耐积水,特别是幼苗期尤为敏感,林地土壤持水量高于80%,则根部因缺氧而腐烂,叶片枯黄。地面积水5~7天,将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地下水位2米~2.5米的地方,适宜银杏生长,枝叶繁茂、根系发达。地下水位高于1.5米,则根系发育受阻,细根少,叶片小,并有风倒现象。年降水量在银杏栽培区域内,变幅较大,年降水320毫米~2000毫米范围内,主产区内年降水量在800毫米~1500毫米,只要土壤排水良好,降水量大,也影响不大。在银杏采收前的月余时间内,增加水分供给,对提高银杏的产量,有着促进作用。但在银杏花期,遇阴雨天气,则会因授粉不良,导致减产。
空气和土壤的温度,对银杏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银杏生长季节的有效起点温度为6℃~10℃,10℃以上才开始活跃,有效温度的积累值为生物有效积温。积温和年均温度,可作为银杏对温度要求的指数,以衡量银杏在某地区能否栽植的标准。年平均气温为10℃是银杏生长的低温界线,小于10℃则生长不良乃至受冻而死亡。长江流域年均气温在10℃~22℃,而以年均气温15℃~16℃为最适宜地区。年积温大于5000℃,年均稳定超过12℃的天数达200天以上,是银杏生长最适宜地区。从局部情况看,银杏能耐短暂的高温(40℃)和低温(-33℃),休眠期耐寒力增强,萌动后随萌发程度则抗寒力减弱。据研究,银杏萌芽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大于8℃,枝叶生长应在12℃以上,开花期应在15℃以上。10厘米深处的土温达6℃以上,根系活动;12℃以上则生长新根;15℃~18℃时新根量最多。地温(20厘米深处)下降到10℃时,则根系停止生长,或缓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