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城市驳岸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2017/9/5 12:44:50

滨水城市驳岸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摘要】人性化的设计是滨水城市驳岸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景观设计与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在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造性。设计始终直接地从物质上、精神上关注着以人为根据、以人为归宿、以人为世界终极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滨水驳岸;景观设计;人性化

  在中国现代的景观环境中,水具有重要地位。滨水景观设计的对象不仅是对水体的设计,更是对复杂的滨水空间和驳岸空间的景观设计。作为滨水城市,应当推广将城市与驳岸景观高度融合的空间发展模式,为了保障陆地的安全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驳岸是城市和景观规划中的重要元素。

  1驳岸与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

  设计雷同,缺乏个性和地方特色,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现时现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这就要求设计要融入当地的文化,反映出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景观设计中反映地域文化的关注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革命,设计开始转向对多样化个体存在的关注,瓦解了冰冷、理性的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从而兴起了后现代设计思潮。后现代设计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再次反思和重新思考。后现代主义设计注重地方传统,强调借鉴历史,同时对装饰感兴趣,认为只有从历史样式中去寻求灵感,将传统符号与现代手法相结合,才能使设计为时代所接受。

  2滨水城市驳岸的防洪景观设计

  水是城市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生态要素,驳岸作为陆域与水域的交汇地带,也是最能体现城市生态特征,体现城与水、人与水的情感地带。然而水患也会给城市带来灾难。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水早灾害频繁的国家,除了地势较高的滨水城市,一般城市的滨水区往往都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在进行滨水城市人工驳岸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不能只看重“地”而忽略了“水”,不能不考虑驳岸的防洪功能,以及如何将防洪与景观结合起来的问题。然而,设有防洪堤、防洪墙等防洪工程设施,对于驳岸的景观建设开发是一大障碍难题。因此,在进行驳岸的规划时,应该充分调查防洪资料,在满足了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再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2.1城市驳岸的亲水性特征

  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在滨水区也是陆域的最前沿。看水时,驳岸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视野中来,人接触水必须通过驳岸。所以,驳岸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滨水区能否成为人们喜欢游玩的空间。规划设计驳岸,在保证了其安全性的前提下,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要保证其亲水性,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应该能看到水面,毫不费力地接近水边,同时可以接触到水,观赏到美丽的水边景色。因此亲水性功能成为驳岸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课题。

  所谓亲水活动是指人们通过在滨水空间中进行的散步、运动、戏水、垂钓等娱乐休闲动以及在风景的欣赏过程中获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的活动。在日本,亲水一词是在1970年第25届土木学会全国大会上,在题为关于《都市河川的基本思想的研究》的论文中开始使用的。当时人们对于亲水的认识多停留在接触水、接近水这一狭义概念上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亲水一词包含了活动概念和精神概念两方面的涵义。活动概念的亲水主要指具有戏水、垂钓等娱乐、消遣功能,而作为精神概念上的亲水则具有将通过生态系的保护以及滨水景观获得心理上、情感上满足的概念。

  亲水空间是整个驳岸线性空间中最具有吸引力的节点空间,它使水真正成为一方活水,供人们亲近、接触,实现了人与水的互动。本节以城市驳岸的环境景观为研究范畴,对建构亲水性环境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切实符合人们心理和情感需求的亲水环境理论和研究方法,呼吁从根本上满足人们对水的渴望,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真正体现对人的关怀。

  2.2驳岸的亲水性原则

  1)视觉可达性

  滨水区的驳岸景观要充分利用岸线造景,驳岸空间应尽量向水体展开,形成开敞、通透的空间系统,使人的视觉可以直接到达水面,形成临水、视水、亲水的感觉。这就要求驳岸地带尽量避免阻碍视线的高层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城市空间向水体敞开,直接利用水体,或者利用岸线本身的蜿蜒曲折形态造景。又或者在一定区域内留下通向水体的视线廊道,防止城市空间与水体的脱节。

  2)行为可达性

  驳岸空间必须注重人对于水的天生的情节,所以,除了可以看见水之外,应创造更多的能够近水、触水乃至泳水的条件,利用滨水游步道、码头、台阶、平台等设施与水体进行充分的接触,以强化驳岸的亲水特性。

  3)水陆的延伸与交融

  城市滨水区驳岸的景观设计还要结合地形和造景充分用水和陆的相互渗透延伸,相互交融,丰富驳岸单调的景观形式,进一步表现滨水特性。

  2.3 驳岸的亲水性设施

  1)江心岛

  当河流从峡谷地带流到平原地带时,纵向坡度变缓、河面拓宽、流速变小。此时,从上游搬运下来的泥沙堆积到河道中,形成了沙洲,慢慢发展成了江心岛屿。.还有在河口附近的冲积层中河流分成若干汉河,在河道中形成了岛,产生了江心岛。江心岛呈现的是一种纯自然的状态,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来讲,小岛的设置对水域也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增强了空间的尺度感。江心岛或在中心成为视觉的焦点,或偏于一侧形成水面的一开一合、一张一弛,使原本一望无际的水面有了尺度变化,不再显得空寂、乏味。另外,江心岛设计中首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建立自身的生态系统,使整个岛屿有自身的净化系统、再生系统,以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江心岛是地区性及独立性很强的空间,对于面积而言,江心岛是水线延长的空间,它可以让人产生强烈的渡河愿望,可以让人更好地近水、亲水。

  2)驳岸的绿色生态与艺术精神

  水封流畅是河流生命之树长青的根本所在,是水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基础。但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水源往往被忽视,甚至出现本末倒置、涸泽而渔的现象,造成河流生命的危机?。因此,滨水区驳岸的景观规划设计在满足了防洪防涝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要满足水体生态环境本身的要求,加强生态驳岸的设计,满足水体的生态过程。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在滨水区驳岸的生态景观规划中,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的,调控人与城市的关系,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高效的环境。生态保护功能是驳岸地带乃至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一个成功的驳岸景观空间的开发应该是以尽量少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同时尽可能地修复一些已经破坏了的自然生态功能。

  3 结语

  本文主要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出发,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论证:驳岸的地域文化性、防洪景观性、亲水性以及生态性。希望能引起大家对滨水驳岸的景观设计问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向雷余,李新,王思麒,罗言云.浅论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驳岸设计[J]. 北方园艺.2010.2

  [2]徐天林,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及重点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3

  [3]王璐,论城市现代滨水空间的景观驳岸设计[J]. 农业与技术.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