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态资源延长金秋美景 北京西山永定河生态文化论坛召开

2018/10/19 7:56:14

《中国花卉报》讯 随着北京全面进入金秋彩叶季,一场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指导,北京生态文化协会和北京史研究会主办的西山永定河生态文化论坛于10月10日在百望山国家森林公园召开。来自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15个公园风景区代表围绕深入挖掘永定河文化内涵,打造生态文明景观带展开了交流与探讨,并共同承诺:缓扫落叶,留下一条彩叶观景带供市民欣赏,以延长北京金秋美景。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以西山北南口附近的关沟为界,南抵房山拒马河谷,西至市界,东临北京小平原。其行政区包括昌平、海淀、石景山、丰台、门头沟和房山6区的全部或部分,占据了北京市总面积的17%。永定河、大石河和拒马河,共同组成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三条活色生香的城市自然河川。峡谷两侧是典型北方喀斯特岩溶景观,水洞并举,峰、谷、泉、瀑兼备。大石河南侧的石花洞风景名胜区,在8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下,蕴藏着30余座景观奇特、各具风格的岩溶洞穴。拒马河北京段的十渡岩溶峰林峡谷风景区,又被誉为北方小桂林。此外,更有三条水系串缀起散落山间的11处湖泊,塑造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独特的山地淀泊风光。 而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重要组成部分的门头沟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被划定为生态涵养区。近年来,为了维持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良好的生态资源,房山区对大石河已开展了环境治理工程,修整河道、增补水量、绿化美化。生态修复后的优良环境,吸引了大量白天鹅、黑鹳、大黄鸭、疣鼻天鹅等国家珍稀保护鸟类的眷顾,这里成为了观鸟摄影的优选之地。以保护拒马河水生态环境为目标,十渡旅游休闲廊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已经开工。蜿蜒拒马河,秀美十八渡,未来的拒马河谷将成为集运动健身、康体养生、户外休闲、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山水旅游廊道。 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北京西山的森林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逐渐由生态涵养林建设向生态风景林发展。预计未来5年将新增造林9万亩,结合原有林地,在蔡家河、青龙湖、永定河、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周边等,形成27处万亩风景林斑块,并建设京西南-登峰探险森林游憩环带、大西山-访古寻香森林游憩环带和京西北-人文探险森林游憩环带。同时还要建设绿道和步道总长达到3000千米,串联起近千处风景点。 以占地18万亩的京西林场为代表,预计将有一大批林场被建设成为森林公园,初步形成由30多处森林公园、100多处城郊公园、2处地质公园和6处风景名胜区组成的生态文化游憩体系。国家还计划投资256亿元,开展46项重点工程建设,到2025年,让永定河重获新生,成为一条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北京为保障永定河沿线绿起来,还将新增18万亩滨河森林,新建5.5万亩滨河公园,到2022年,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将基本建成。 永定河文化带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深厚绵长的历史文脉。金秋时节,其特殊地理原因让这里成为北京市民观赏彩叶的热点区域,而丰富的彩叶资源让这里呈现出一幅层林尽染的生态画廊。 论坛上,北京园林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赵世伟介绍,近几年,北京引进了很多彩叶树种,目前全市已有彩叶树种50多种。其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彩叶树种达40余种,金秋之季,壮观辽阔。截止2013年,西山彩叶林资源分布已愈25万亩,营造出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西山生态景观。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推动下,金秋彩叶这一品牌已成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一张亮丽的彩色生态名片。 为延长北京秋季彩叶美景,目前全市已有19家公园采取了缓扫落叶措施。在此次论坛上,北京林业大学张钢民表示,落叶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林地养分补给的重要来源。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15家公园风景区也在论坛上发出承诺,落叶缓扫,留出一条最美彩叶带供市民欣赏,这也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北京的一次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