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18年游园绿地建设仍将“见缝插绿”

2018/3/26 20:54:30

每天晚饭后到家门口的公园遛弯儿,是家住新华公园附近的市民王女士的习惯。去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对新华公园进行了提升改造,绿树多了,景色也更美了。每天早晚,我都会到公园里转一转,置身其中能缓解一天的疲劳!王女士说。 在回民区的生态版图上,像新华公园这样的开放式公园,仅去年,在提升改造15处原有游园绿地的基础上,新建了13处公园游园绿地,打造了全新的城市生态公园群。全区城市绿地面积达到920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13平方米,有效满足了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2018年,回民区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坚持增绿量、上水平、抓管护、出精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牢牢把握绿量是关键、民生是根本、生态安全是底线三大原则,以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实践城市绿色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绿色宜居城区。 今年,回民区计划在辖区内新建游园绿地4处,分别是咱家绿地、倘不浪绿地、乌里沙河绿地、巴彦绿地,预计栽植苗木约112万株(丛),地被约5000平方米;道路绿地方面,计划对辖区内82条道路进行绿化工作,其中8条新建道路及道路附属绿化带,分别是恒大雅苑东路、阿拉善北路万达段及加厚绿化带、大溪地别墅西路、阿吉拉沁北路及加厚绿化带、备战路及加厚绿化带、回民区万达南路、回民区万达西路、林场路加厚绿化带进行绿化新植工作,预计栽植苗木约35万株(丛)。社区庭院绿化方面,计划对辖区内100个老旧小区进行绿化提升改造,预计栽植苗木33万株(丛),地被约10万平方米。其中,绿地公园建设主要以蒙元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特色为主,亮点突出、特色鲜明、风格大气;绿化空地建设主要以铺植地被、种植灌木、落叶乔木为主。 站位高远的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规划引领,是回民区建设绿色宜居城区的最强动力。在全面实施绿化工作中,回民区按照四个重在即重在行动、重在落实、重在成效、重在管理,做好绿化工作。为增加城区内绿化种植成活率,回民区精心选择植树地点,更换种植用土,科学配备苗木,对植树范围细致划分。此外,还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讲求成效的思路,对公园、广场等以精品建设为目标,在增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特色建精品丰富文化内涵。同时,加强绿化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加强对树木种植后的监督管理。在科学种植的基础上,加强栽植树木的管护工作,进一步培养市民的生态意识,采取树木建档立卡、个人认领等措施,切实保证树木成活率,争取做到种一棵活一棵,种百棵活一片,巩固好园林绿化建设成果。 创新思维,在回民区绿色宜居城区建设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智慧回民区数字化城管平台有效实现资源数字化、巡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监测智能化和决策分析科学化。回民区还积极试点推广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工作,积极推进 PPP示范项目。构建起以智慧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网络服务、生态保护的绿地公园服务新体系……这些创新元素为绿色宜居城区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 今后,回民区将继续围绕绿色宜居城区的建设,不断优化绿地资源空间分布,以庭院绿化为基础,以街路绿化为骨架,以公园、游园、广场为节点,以出入绿色长廊为纽带,以环城绿化带为防护圈,以乌里沙河、扎达盖河、乌素图河河道改造为支撑,以大青山为依托,打造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大范围自然生态体系。加大重点地段绿地公园的改造建设,打造地标性绿化景观节点,扩大城市绿地总量,力争到2022年城区绿地率不低于33%。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