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技能型人才缺口缘何难补?

2018/6/15 16:15:20

———21世纪什么最重要?
———人才。
这是2004年的电影《天下无贼》里葛优的台词。虽然当时看来充满调侃意味,但14年后的事实显示,人才已经成为仅次于石油矿产的最受重视的资源。
2016年,工匠精神入选年度流行语,表示我国不仅需要高精尖的科技精英,同样需要技能点满分的实操型人才。而实际情况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均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园林行业更是如此。园林资质取消后,人才储备成为衡量施工企业能力的重要指标,甚至直接影响项目投标结果。人成为最受园林企业重视的资源。那么,园林企业到底看重何种人才,何种技能?更关键的是,现在的人才状况能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吗?
近一半园林企业无专业造园人才
近年来,国内苗木界兴起了组团赴欧美考察之风,各考察团员分享到朋友圈中最多的便是国外庭院、花园建设之美景。作为景观的直接制造者,一个优秀的园艺师或造园师倍受追捧。比较之下,国内的园林施工水准与人才现状与世界水平都差了些距离。
园是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反映企业整体的施工质量。而在造园过程中,造园者水平直接影响园的效果。国内园林与国外的差距,除了品种与供应链外,最重要的便是人了。
今年4月,《中国花卉报》社和北京景园人园艺技能推广有限公司为了解国内园林企业与技能型人才的情况,选取了356家园林企业作为样本,开展园林企业人才社会需求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46.91%)的施工企业中无专业造园人才。可见,部分园林企业虽然看起来不错,但尚停留在初始阶段,还不够专业。
这种现象在较小规模的园林工程企业中更为普遍。记者熟识的多位园林工程经理中,不少是从苗木生产者转型的,他们多年的行业经验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未受过园林专业系统学习的不足,但这些经验多是苗木选购、植物应用方面的,至于施工建造方面的技能,则多是通过已有的实践积累,但面对日益严苛的施工标准,难免显得业余。
余晓毅是常州风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其公司承接了多项城市园林、风景区建设,设计施工作品多次在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获奖。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出身的余晓毅一直看重专业性。在提到聘请员工时,她十分笃定:无论是选植物还是建园子,必须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在她看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园林施工行业的含金量将越来越高。而很明显,目前社会及许多企业对人才的专业性重视度不够。
但也有园林企业老板诉苦,对于人才,他们不是不重视,而是招不到。
本报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企业与工程项目的人才需求类型问题,统计显示,企业施工操作类人才与技术指导类人才的需求占比最高,分别占66.01%和64.61%。在工程项目上,无论何种工程,企业都最看重人才的景观施工能力,需求占比达84.83%。但这类人才在市场中,多为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施工经验的老手,用人成本高不说,人才数量也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技能型人才社会认可度亟待提升
熊敏是江西枫叶园林规划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每到毕业季,熊敏就踏上了去各处招人的征程。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等省内园林院校的双选会跑下来,简历收到不少,真正适合工程岗位的人屈指可数。
同样情况许多工程公司都遇到过。而园林行业去资质后,公司的技术人才储备情况将直接与招标结果挂钩。导致在园林行业毕业季,抢人大战越演越烈。
招不到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毕业生对职业认同感不强。记者本人也是林业院校毕业,身边许多同学都觉得与农林相关的工作是蓝领职业、土土的、说出去不好听,而不愿从事,有接近一半的同学最终选择了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通过与欧美国家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园艺水平之所以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施建者的水平。受过专业教育的园艺师或造园师,无论薪酬待遇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社会中上阶层,好的造园师更是备受追捧,一件作品卖出高价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国内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视起步较晚,要扭转农林院校毕业生的观念,还需社会共同努力。
在本报问卷调查中,由于企业所处区域差异,愿意为技能型人才付出的薪酬也有差异。总体来说,企业愿意支付的月薪中位数落在5000元至1万元之间(占比52.5%),更有17.7%的企业愿意为园林园艺人才支付1万元以上的月薪。对园林园艺等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企业的意向薪酬已达到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的中等偏上水平,可见在园林企业眼中,这份岗位含金量在提升,已由体力活向脑力活转化。
面对这种情况,园林专业学生需要的不仅是扭转观念,更要强化自身水平,成为企业愿意出高薪聘请的人才。
这就涉及园林企业招不到人的第二个问题———对口人才不好找。经了解,在设有园林工程施工及相关专业的本、专科院校中,与园林施工有关专业就有:园林、园林工程、园林设计工程、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等。虽然这些专业名称相似,但课程内容却不尽相同。毕业生实践经验少,企业大多根据其所学专业判断人才能力,但又弄不清专业之间的差别,招人时容易迷失方向。
人才需求呼唤职业教育体系改革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所招人才的学历要求并不高,超过60%的单位可以接受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人员。这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大多愿意不拘一格用人才,同时,用工市场上高端人才的短缺,也就是所谓造园工匠的缺乏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说起国外的匠人比较强,离不开其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在高中之后便进行双轨制教学;瑞士《职业教育法》随社会情况变化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更是从小学开始;新西兰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延续一生。
而中国的园林景观工程类教学,分散在本科、专科、技校中,科研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教学没能实现分离。学生在校期间,少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找工作时便会出现学历高能力低的状况。
今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行动,增强高校毕业生适应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工作能力。《意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虽然教育体系改革任重道远,且由于园林行业的特殊性,完善的人才养成体系形成需要时间,但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得至也。想要打破这种弊端,为园林行业和园林行业技能型人才打造一个奇伟的前景,改革与探索都是不可或缺的。
记者与多位大专院校园林施工相关专业的老师接触后,总结了目前园林工程教育存在的四点问题:一是国内高校聘请教师模式限制,从进校学习到留校授课,不少老师没出过校园,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二是教学模式单一,虽然大部分专业都设有课程实践,但实践内容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完整的操作体验。三是部分专科院校学科设置过细,课程内容间缺乏融合性,学生学到的技能不成系统。四是学校的授课教材与课程设置多年不变,更新太慢,满足不了高速发展中的园林施工要求。
因此,即便是经历了园林专业培训的学生,也存在知识储备落后片面、实操培训不足的问题。由此导致了一个普遍的行业现象:学生从毕业上岗到能独立完成工作,往往需要一至两年的培养成长期,企业需要花费相当多的资源培养人才,还要承担人才养成后流失的风险。





距离全面实操性教学还有多远?


我国大专院校的专业教学不足而使专业人才缺失,很多园林企业招不到或留不住技能型人才,从而导致很多项目施工水平受限,最终景观效果呈现不出来,掣肘国内园林行业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国内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培养问题。
北京绿京华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夺,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担任了中国专家组成员。本身在经营园林公司的李夺一直关注园林技能型人才的培育问题,他认为,解决人才问题最先要解决的就是多年来纸上谈兵的教学弊端,要让学到的东西更高效地用于实践。
园林专业实操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对于国家、学校与企业来说,都有很长的路要走。李夺认为,世界技能大赛中园艺项目关于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模式,可以给国内的园林技能型人才培育提供很大借鉴。
世赛是专门为发现与选拔各领域内技能突出、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而设置的,参赛三届,我国在世赛已取得了不错成绩。记者与世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队专家组组长、黄山学院园林专业副教授、黄山市园林协会会长赵昌恒了解了目前高校关于人才培养所推出的几项举措:一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目前是解决学校与园林企业之间断层的主要措施,学校教学与企业实操相结合,带给学生的进步是飞速的。黄山学院的园林专业老师伍全根告诉记者,包括黄山学院在内,许多技能院校都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黄山学院与安徽润一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了校企合作联盟,学生不仅可以在这里实际操作、练习,更能参加公司一些项目的实习,毕业后直接签约上岗。
二是师资水平提升。高校在积极引导园林专业的教师走出象牙塔,走向企业。一方面,院校引入教师时,除了考核其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情况,也要考量其参加过的具体工程与实践项目数。另一方面,在园林专业任课的教师可以走入企业,完成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对接。当然,在职称评定时,教师参加的工程设计也应逐渐纳入考量机制。
记者查阅了一些大专院校有园林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比情况。结果显示,重庆文理学院、濮阳技术学校、辽宁工业大学等高校中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任课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为10%至20%。重庆文理学院还数次组织教师参加园林行业竞赛,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是知识更新。园林行业的创新变革不断发生,高校的教育内容,既不能脱离市场,更不能脱离政策。
例如去年4月,住建部取消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十九大后,关于工程铺装标准愈发严格;还有2016年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88号令)加强了对施工安全的核查等。这些政策在园林工程领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是对更专业、更精致的园林施工作品的呼唤。这些变革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应及早体现在高校课程设置中。
还有,现在许多学校都展开了与国内、国际园林院校的交流学习。了解国外造园标准与理念,能有效填补教学内容的不足。如黄山学院为提升世赛选手水平,备战期间组团前往爱沙尼亚、芬兰、奥地利等地交流学习,学生接触到了先进的国际园林建造经验,也开阔了视野。走出校门的学生,经验与能力都会强于同龄人。事实也证明,许多备战世赛的选手未出校门就收到了企业抛来的橄榄枝。
由此可见,随着实操性教学的逐渐普及,园林园艺技能型人才的锦绣未来也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