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2019/1/3 9:49:34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百城建设提质,文明城市创建,都牵系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个城市,既要有外在颜值担当,更要有内在文化内涵。迈进新时代,洛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国家、省赋予洛阳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带动河南发展新的增长极的战略定位,以百城建设提质、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统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形象更加靓丽,城市文明蔚然成风。
规划引领守正出新,绘就城市发展新蓝图
在洛阳市规划展示馆大厅,迎面墙上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时提出的要求: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的重要作用,做好规划是任何一个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

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第一粒扣子。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文明城市创建,必须坚持规划先行。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层面,进一步理顺规划体制机制,更加注重城市风貌塑造,积极打造群众监督规划平台,规划引领成为推动洛阳百城建设提质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生产力。

坚持规划引领,彰显特色是第一要务。

对此,洛阳市委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务必坚持守正出新——守正,就是尊重科学,坚持按规律办事;出新,就是彰显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目前,洛阳城市五期总规全面启动,一中心六组团规划绘就了古今辉映、板块互簇、山环水润的城市发展蓝图,160多个专项规划优化了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通风透气的城市空间布局,700余个单体建筑规划彰显了古韵新风、豫西风貌。

规划引领,重在严格执行落实。

洛阳市健全了城乡规划委员会、规划专题会、规划专家委员会三级审议制度,坚持总体规划、单体建筑规划一并审议,城区规划、县(市)规划一并把关,不允许各类规划迈过锅台上炕。同时,我市切实强化规划即法意识,明确要求规划一经批准就要严格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修改,确保了一张蓝图绘到底。

写好水绿文章,做好生态建设必答题
近年,洛阳市坚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把水和绿作为城市建设的灵和韵,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五大行动,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全面带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

作为北方少有的富水城市,洛阳市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把治水兴水作为通灵之举,全面落实河长制,大力推进伊洛瀍涧四河同治和中州渠、大明渠、铁路防洪渠三渠联动为代表的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如今,222.5公里河道实现了有效治理,177公里河岸绿廊掩映,167公里滨河步道环绕,水清、岸绿、路畅的亲水生活,给广大市民带来了全新体验。

同时,洛阳市还把植绿优绿作为增韵之举,坚持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协力植绿,推动全域绿化、提升绿化品位,3000亩隋唐遗址公园、25公里洛浦公园、20公里伊水游园、星罗棋布的150个城市游园建成投用,高铁、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沿线形成绿色屏障,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8%,绿地率达36.4%。

如今,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成为洛阳市民家门口的绿色福利,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成为令人骄傲的城市名片。

推动文旅融合,奏响诗和远方交响曲

作为十三朝古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如何统筹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让古都历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

十三五以来,洛阳市逐渐探索走出了一条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的文旅融合之路,坚持以文化城,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作为铸魂之措,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取得新突破。

岁末年初,隋唐洛阳城宫城区城门——应天门复原建设工程雏形已现。应天门北侧的九洲池遗址展示项目也将加快完善提升,天堂、明堂、九洲池、应天门将实现相互连通,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公园、两坊一街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全面开工,构建49.3平方公里的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同时,按照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的理念,洛阳市近年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古都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再一次站在聚光灯前;于细微之处彰显洛阳元素,主次干道站亭、路灯、护栏等城市家具遍布洛阳元素、隋唐风格,更具文化气质;挖掘历史资源,郭爱和三彩艺、李学武牡丹瓷成为古都新名片,修缮开发了卫坡古民居、倒盏村、石头部落等,形成一系列文化新景点。

洛阳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千年古都,正在通过以文化城、以文化人的实践,成为一个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地方。

加快产城互促,下好转型发展先手棋

洛阳市坚持以业兴城,把产城融合作为固本之策,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质量效益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已经形成并持续巩固。

按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理念,洛阳市加快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中国制造2025洛阳行动、重点企业提质倍增行动、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三大改造,六大产业园加快建设,洛阳石化炼油扩能改造、银隆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目前,大数据产业爆发式增长成为洛阳服务业发展新的亮点,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正加快形成。作为老工业基地,洛阳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城市转型倒逼产业转型迸发新活力,产业转型促进城市转型焕发新光彩。

坚持创建并重,描绘城市建设工笔画

洛阳把百城建设提质、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点睛之笔,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快推进洛阳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

坚持拉高标杆、提升质量,蹄疾步稳彰显洛阳速度。大力推进公铁集疏、陆空衔接、内捷外畅的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洛阳机场改扩建二期投用、三期启动,徐兰客专、呼南高铁十字格局呼之欲出,尧栾西、洛济等6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三横三纵三环高速公路格局即将形成,井字+外环的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地铁建设顺利推进,市民之家、市规划展示馆成为新地标,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力,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由两年前的43%跃升为80%以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拓宽渠道,规范推广PPP模式,累计融资139亿元,建设资金瓶颈有效破解。

坚持试点带动、抓实项目,全域推进体现洛阳担当。洛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百城建设提质总体部署,偃师、孟津、新安3个省级试点县抢抓机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宜阳、栾川等非试点县克服困难、自我加压、紧随而上,县城提质全域推开,投资1760亿元的1859个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建成投用,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统揽,精雕细琢提升洛阳品位。洛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抓实事、提品质、惠民生,全省率先建成市级家风家训馆倡树良好家风,社区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夯实基层基础,109万朵志愿者之花开遍洛阳,3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连续3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中央文明办倡树持续创建洛阳模式,营商便民环境持续优化。

去年以来,洛阳深入开展五项治理,品质品位不断提升。

——交通秩序七策治堵,解群众心中之堵。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完善路网、开展专项整治、增加停车位、提高公交分担率、强化信息支撑、倡导文明出行,修路先保通成为市政道路建设新常态,年均新建公共停车位1万余个,公交分担率达到36%,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85%。

——市容卫生四化治脏,扮靓城市。小区管理物业化、街面管理网格化、市场管理规范化、路面清扫机械化,219个老旧小区和137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742座免费公厕满足群众应急之需,日处理1500吨、发电60万千瓦时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建成投用。

——生态环境三力治污,还百姓蓝天碧水。倾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强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协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提质行动,全市PM10、PM2.5平均浓度逐年下降,优良天数上升幅度居全省前列,城市区227个排污口完成截流。

——公共服务三字治差,让群众心怡神悦。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服务均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措施先后落地,营商便民环境进一步优化。

——城乡建设四抓治违,守城市规划底线。抓重点、抓精准、抓攻坚、抓惠民,51万平方米违章建筑得到整治,2937块非法广告消弭遁形。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肩负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的历史使命,承载700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洛阳将牢牢把握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文明城市创建的机遇,务实重干、砥砺前行,以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